巴菲特代表全部撤出董事会,卡夫亨氏立即预告要做买卖,释放什么信号?

作者:潘娴(原创)

去年收入超1800亿元的卡夫亨氏,或许又要开启一场变革了。

今天,这家食品巨头宣布,该公司一直在评估“潜在的战略交易”,以为股东释放价值。不过,卡夫亨氏并未点明交易方向是出售或并购,此前有传言称该公司拟出售价值最高达360亿元的业务。

与此同时,卡夫亨氏宣布,已接到伯克希尔哈撒韦有关退出董事会的通知。资料显示,“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为卡夫亨氏最大股东,也是十年前将卡夫、亨氏两家公司合并的两位主导者之一。

我们来关注一下。

变动

过去几个月,我们一直在评估潜在的战略交易,以为股东释放价值。卡夫亨氏首席执行官Carlos Abrams-Rivera在通报中称,此举目标是“为所有人制作优质美味的食品,并将消费者置于所有工作的首位,使公司能推动盈利性的长期增长和价值创造”。

该公司同时指出,目前尚未设定完成此流程的时间表,也无法确保评估过程将导致任何交易。

尽管卡夫亨氏未透露交易方向是出售还是并购,但今天不止一家外媒提到了同一桩传言,指该公司拟出售Oscar Mayer肉类业务,交易价格或在30亿至50亿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217亿元至361亿元)。

在观望业务调整机会的同时,卡夫亨氏也发生了重要人事变动。

卡夫亨氏今天宣布,其已接到伯克希尔哈撒韦通知,该公司代表将退出卡夫亨氏董事会。在两位代表Timothy Kenesey和Alicia Knapp退出后,卡夫亨氏董事会成员数量将缩减到10名。

对于该调整,卡夫亨氏解释称,两位董事离任并非因为管理层或董事会在公司运营、政策或实践上存在分歧,且伯克希尔哈撒韦也未进入其他非控股投资公司(注:通常指持股比例不到50%的公司)的董事会。

“我谨代表董事会,感谢Tim和Alicia多年来对卡夫亨氏的承诺和贡献。我们非常重视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长期以来的深厚联系,并期待将此延续下去。”卡夫亨氏董事会主席傅玫凯(Miguel Patricio)说。

资料显示,作为卡夫亨氏最大股东的伯克希尔哈撒韦,10年前就进入了该公司董事会。201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与3G资本一手促成了卡夫、亨氏两家公司的合并,双方分别拿到卡夫亨氏董事会的三个席位。

此前,3G资本的代表已全部退出卡夫亨氏。去年,伯克希尔哈撒韦代表之一、巴菲特接班人Greg Abel离开了卡夫亨氏董事会,剩余的两位代表如今也决定要退出。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未有公开资料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或将要减持卡夫亨氏。根据卡夫亨氏今年3月公开的一份文件,伯克希尔哈撒韦为其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3%

不过,公司的最大股东选择彻底退出董事会,自己又在观望交易机会,这依然引发了猜测,即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否在为日后安排谋求更大的灵活性。

路透今天分析称,退出董事会可能允许伯克希尔哈撒韦出售卡夫亨氏股份,或者竞购卡夫亨氏或许想要出售的品牌。

路透形容,对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说,卡夫亨氏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投资”。巴菲特2019年承认,他们在2015年卡夫食品与亨氏的合并中支付了过高费用。在此番表态前几天,卡夫亨氏对旗下品牌和资产进行了高达154亿美元的减记,这导致伯克希尔哈撒韦损失了30亿美元。

对伯克希尔哈撒韦而言,完全退出卡夫亨氏董事会,令其在未来投资处理上能处于更中立的地位,无需背负与董事会成员身份相关的限制与义务,在基于自身利益独立决策的同时,保持合规并维护声誉。

变革?

以上迹象也暗示,卡夫亨氏或许将迎来新一场变革了。

在此之前,这家食品巨头曾于2020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当时,卡夫亨氏因激进的成本削减策略陷入挑战,尽管降本一度帮助提高了利润率,但却是以品牌和销售增长受损为代价。

为扭转局面,卡夫亨氏2019年任命傅玫凯为公司CEO。他上任后将卡夫亨氏商业模式由无机增长转向有机增长,即从一味压缩成本变成花钱投资品牌来提升业绩。

同时,傅玫凯任内对业务组合进行了大规模处置,包括出售价值超200亿元、约占当时公司7%年收入的奶酪相关业务;淘汰占20%业务体量的1100种产品。在他担任CEO的四年间,卡夫亨氏在多个时期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傅玫凯(Miguel Patricio,资料图片)

在傅玫凯的CEO任期内,卡夫亨氏在华业务也进行了调整。

在中国,该公司经营着亨氏番茄酱等西式酱料业务、味事达酱油等中式酱料业务,以及亨氏婴幼儿辅食业务。2023年,作为其标志性业务的婴幼儿辅食转向更轻资产的模式,销售及相关商业活动交给一家经销商运营,研发与生产则加强与第三方合作。

根据卡夫亨氏说法,调整辅食旨在更聚焦于“味道提升平台”领域,即酱料与调味品,这块业务的潜力曾多次得到公司全球高层“点赞”。

通过聚焦酱料和调味品,卡夫亨氏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亚洲总裁福瑞德(Frederico Freire Jardim)曾称,2024年第一季度前,卡夫亨氏已在中国连续七个季度实现增长。

但这一势头未能延续。2024年第三、四季度,卡夫亨氏CEO Carlos Abrams-Rivera均提到了中国业务表现疲软,但也表示对在华业务的未来机遇仍充满信心。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卡夫亨氏都正经历挑战。通胀下持续涨价及减肥药GLP-1削弱了其产品需求,美国当局的关税政策也带来不确定性。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卡夫亨氏销售额已连续五个季度低于市场预期,该公司也下调了2025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预期。

“我们正密切关注关税和通胀等宏观经济压力带来的潜在影响,并致力于加大投资,提升产品和品牌优势,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卡夫亨氏CEO Carlos Abrams-Rivera在今年一季报中说。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