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原创)
今天,食品饮料行业两则和收购有关的新闻,都离不开意大利。
首先,今天晚间,从原家乐氏公司独立而来的北美谷物食品商WK Kellogg同意以约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2亿元)的价格被意大利糖果巨头费列罗收购,预计交易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
另外,卡夫亨氏也在今天早些时候宣布,与意大利NewPrinces集团达成协议,将Plasmon(派乐萌)等婴幼儿食品出售给后者,据称作价为1.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0亿元)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最新消息。
费列罗扩张
今天晚间,北美谷物食品公司WK Kellogg和意大利糖果制造商费列罗宣布,双方已经达成最终协议,费列罗将以约31亿美元收购前者——家乐氏公司(Kellogg's)大约两年前将其业务分拆后独立上市的产物。
据介绍,在WK Kellogg股东将获得每股23美元的现金,相当于30天加权平均交易价的40%溢价。美股今晚开盘后,WK Kellogg股价大涨近30%,总市值为19.71亿美元。
收购公告指出,此次收购涵盖WK Kellogg标志性的早餐谷物产品组合在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地区的生产、营销和分销,是费列罗战略增长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凭借其备受喜爱的知名品牌和强大的消费者相关性,拓展公司在更多消费场合的影响力。
凭借此前在美国的成功收购,费列罗今天表示,计划投资并发展一系列的标志性品牌,包括家乐氏Frosted Flakes®、家乐氏Froot Loops®、家乐氏Frosted Mini Wheats®、家乐氏Special K®、家乐氏Rice Krispies®、家乐氏Raisin Bran®、Kashi®和Bear Naked®等。
小食代早前曾经介绍过,家乐氏公司在拆分后,北美谷物业务都打包进了WK Kellogg公司,其余的全球零食、国际谷物、面条、北美冷冻早餐以及部分植物基食品业务则进了另一家名为Kellanova公司的“口袋”,后者也被玛氏于早前以高达360亿美元宣布收购。
这意味着,诸如家乐氏麦片、家乐氏可可球这些中国消费者较为熟悉的国际谷物产品都被划入Kellanova的“地盘”之中,且目前在玛氏公司的收购范围;至于费列罗本次对WK Kellogg的收购,对中国市场暂无直接影响。
华尔街日报今天指出,费列罗一直瞄准美国市场进行收购,以扩大地域覆盖范围并拓展产品品类。此前,费列罗该收购了生产Blue Bunny和 Halo Top的美国冰淇淋公司 Wells Enterprises,更早之前也以28亿美元收购了雀巢在美国的糖果业务。
费列罗最新财年的收入为184亿欧元,约合21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9%,这主要得益于其在美国和意大利业务的增长。
今天,费列罗明确本次收购主要是冲着北美市场来的。
“此次交易标志着费列罗在北美持续提升整体业务版图和产品线的同时,其行之有效的收购、投资和发展标志性品牌战略开启了新的篇章。”费列罗称,得益于强劲的增长势头,费列罗及其附属公司目前在北美拥有22家工厂和11个办事处,员工总数超过14000名。费列罗全球共有61000多名员工。
不过,费列罗要“吃下” WK Kellogg,首先不得不面对的是修复它的业务,这可能需要这家意大利食品巨头付出更多额外的精力。
“遗憾的是,单打独斗的WK Kellogg表现未能达到预期,其股价创下2023年分拆以来的最差表现。”今天,有意大利媒体在点评该公司时说,从业绩看,WK Kellogg的第一季度有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5.6%至6.67亿美元,净收入更暴跌45.5%至1800万美元。此外,在美国市场,WK Kellogg首季的市场份额下降100个基点至25.4%;在加拿大,市场份额下降160个基点至37.6%。
小食代留意到,在一季度业绩会上WK Kellogg高层指出,美国消费趋势疲软、市场竞争加剧、库存和促销影响等,都让公司表现不如预期。管理层同时将全年全年有机净销售额预期下调至约-2%至-3%。
派乐萌回归
无独有偶,今天早间,卡夫亨氏公司宣布,已达成协议,将其在意大利的婴儿和特殊食品业务出售给意大利食品和饮料生产商NewPrinces,预计该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底完成,但仍需获得监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准。
根据协议,NewPrinces将收购婴儿食品品牌Plasmon、Nipiol 和Dieterba,以及特殊食品品牌Aproten和Biaglut。协议还包括收购卡夫亨氏位于意大利Latina的生产设施,用于生产上述品牌的产品。
虽然双方都没有透露本次交易作价,但是小食代留意到,意大利媒体今天引述市场传言指收购价格约1.2亿欧元。
NewPrinces是意大利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其前身为Newlat Food,由Mastrolia家族拥有。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活跃于婴儿配方奶粉领域。NewPrinces此前就通过收购Plasmon旗下位于Ozzano Taro的工厂为卡夫亨氏生产Plasmon奶粉(直到2023年卡夫亨氏将有关生产迁出意大利),也为雅培生产婴儿配方奶粉。
小食代之前介绍过,Plasmon曾被亨氏寄予厚望,在约10年前将该品牌的奶粉导入中国,当时的品牌译名为“派乐萌”。2022年2月,派乐萌更多产品系列入驻天猫国际。今天,小食代在天猫上看到,“plasmon海外旗舰店”仍有开店,但销量不多且数个产品介绍标注“临期”。
“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婴幼儿食品Plasmon即将重返意大利。”今天,有意大利媒体这么评价。据悉,该品牌早于1902年便在米兰创立。上世纪60年代中期被亨氏收购。目前,Plasmon的收入约为2亿欧元。早在2019年,卡夫亨氏就已考虑出售Plasmon,不过由于随后因为疫情这一交易未能推进。
NewPrinces总裁Angelo Mastrolia今天表示,将Plasmon、Nipiol、BiAglut、Aproten和Dieterba等标志性品牌带回意大利,实现了公司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愿景,即打造一家能够为根植于意大利的标志性品牌注入新活力的跨国公司;通过本次收购,公司重申对意大利及其食品行业的承诺。
意大利食品
为什么意大利食品公司突然显得有些“热血”了呢?事实上,以意大利面、糖果、咖啡、葡萄酒、橄榄油等为标志的意大利食品饮料行业规模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大。
据意大利食品工业联合会(Federalimentare)的统计,食品行业在意大利制造业中营业额排名第一,企业数量和员工数量均排名第二,2023年的营业额达1930亿欧元,占工业部门总营业额的15.6%。2013年至2023年间,该国食品和饮料行业营业额增长了31.3%。该行业拥有6.04万家企业,员工总数近46.4万人。
此外,意大利家庭在食品和饮料上的支出为1950亿欧元,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15.2%,这一比例高于法国、西班牙、德国和荷兰等同等国。
而出口和收购,则是推动意大利食品行业增长的动力。意大利波伦佐美食科学大学和Ceresio Investors去年针对该国约840家公司的研究显示,强劲的国内市场和出口表现共同推动了行业在前一年实现10%的增长;自 2009 年以来,该行业的公司已完成72 起收购,其中26 起是国际收购,而且在业务结束三年后进行收购的公司营业额增长了近90%,息税前利润率提高了6%。
意大利杂志Startup Magazine指出,今天的两则新闻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意大利食品行业——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极具特色的行业。“两件事在性质和地域上有所不同,但意义却相同:意大利深谙如何成为领导者。它知道如何将标志性品牌带回国内,它知道如何开拓海外市场。最重要的是,它知道如何打造根基深厚、视野全球的跨国公司。”
然而,文章称自2011年以来,已有超过70万18至34岁的意大利年轻人离开了意大利。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可以成为更具创新性、更具竞争力、更国际化的意大利的核心。离开的原因是融资渠道有限、官僚主义令人望而生畏、风险文化薄弱以及生态系统碎片化。
文章表示,得益于PNRR基金(指疫情后欧盟委员会向意大利拨付意国家复苏计划)和欧盟致力于创新的举措,私人投资得到复苏,其不再仅仅关注“时髦”的科技,而是向农业科技、气候科技、食品创新和医疗科技等领域开放。“意大利在这些领域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但常常被低估。”
“Plasmo的回归和费列罗的扩张传递了两个强有力的信息:一切尚未失去。事实上,我们仍然可以创造更多。”文章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