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巴克最新季报出炉:CEO确认超20家意向合作方对中国业务兴趣浓厚,将只推进真正有利的交易,营收和同店销售额在华都有增长

作者:小食代(原创)

“目前,已有超过20家意向合作方表达了浓厚兴趣,我们正在评估各种方案。”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倪睿安)说。

今天早上,星巴克公布了第三财季(截2025年6月29日的13周)业绩。小食代留意到,在随后和分析师交流的会议上,Brian Niccol说了上面这番话。这也是他首次证实具体潜在投资方的数量,并评估他们对这家咖啡巨头的中国业务部分股权的收购方案。

Brian Niccol今天还特别指出,星巴克希望在中国业务中“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并延续了上季度对中国团队的“点赞”,称他们是“优秀的团队”,坚信中国未来还会有数千家星巴克门店要开设。根据星巴克今天出炉的这份季报,上季度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了2%,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了6%;截至季度末,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拥有7828家门店,而去年同期为7306家,门店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

星巴克全球管理层在筛选意向合作方时最看重什么,中国业务在上季度的最新进展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择偶”标准

在业绩会议开始不久,小食代留意到Brian Niccol就已经主动对中国业务的新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中国,我们近期做出的调整正在取得回报。”他对华尔街分析师说,截至上个季度,星巴克在华营业收入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同比增长。饮品创新及新增的个性化选项带动了顾客消费频次,而对非咖啡类饮品的价格调整则帮助星巴克扩大了顾客基础,并提升了下午及晚间的销售额。

Brian Niccol指出,正如大家所知星巴克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位拥有相似愿景和价值观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帮助星巴克在未来抓住中国的增长机会。目前,已有超过20家意向合作方表达了浓厚兴趣,星巴克正在评估各种方案。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保持不变,并希望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他说,这些意向方对与星巴克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证明了星巴克在华拥有优秀的团队、强大的品牌以及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机会。

他形容,这确实是一次信心的投票。“最后,我们只会推进真正符合星巴克利益的交易。”

在说这番话的背后,是星巴克评估中国业务的传言在上季度不断“显山露水”。小食代曾经介绍过,在本月早些时候,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今年6月,包括行业参与者和私募股权公司在内的潜在合作伙伴已提交了非约束性收购提案,其中大多数投资者希望获得该业务的控股权,以便拥有中国业务决策权并使之更符合自身投资策略。

此外,CNBC也引述“知情人士”称,有30多个竞购者对星巴克中国业务进行了报价,对其估值在5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之间;星巴克可能保留30%的股权,其余股权将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有不到30%的股权。“知情人士”还提及,高瓴资本、凯雷、KKR,甚至瑞幸的股东大钲资本等均在参与竞购;星巴克正在评估潜在买家的报价、交易结构提案以及出售后的价值创造方案,后续将筛选出潜在买家,初步筛选可能在两个月内完成,但整个交易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可能性不大。

显然,和上述传言相比,Brian Niccol今天的说法将潜在合作方的数量“修正”或“缩窄”到了“超过20家”,同时他在发言时的用词是寻找“一位”合作伙伴,暂不清楚这是否只是一种模糊的说法,也不清楚星巴克是否已“剔除”了部分不符合公司利益的意向买家。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Brian Niccol在今天进一步明确了他对合作方的筛选标准。小食代留意到,在会议上有分析师也提出,全球高管们已经很明确表示正在寻找合作方,但想请他们具体说明希望通过这种战略合作获得什么——毕竟考虑到中国市场需要投入的资金,似乎这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对此,Brian Niccol回应说,星巴克希望找到的合作方需要符合两个条件。首先,必须与星巴克拥有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必须在这一根本点上保持一致”;第二,能够成为在本地市场更高效运营的绝佳伙伴。

“这并不是为了资金。”他说,核心在于如何确保星巴克品牌在中国未来处于更强势的位置。“我坚信中国未来还会有数千家星巴克门店(要开设),而且没有理由不把它打造成中国最卓越的业务之一。”他说,因此,星巴克在寻找的正是同样对这份事业充满热情、同样坚信星巴克这一独特品牌在中国仍有巨大增长空间的伙伴。

他最后表示,相信一位“真正了解本地市场的合作方”将为星巴克品牌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华业务

小食代还留意到,随着星巴克全球高层进一步明确要为在华业务寻找“心仪”的合作方,中国业务的关键数据也在进一步改善。

财务报告显示,星巴克中国市场的净收入在上一个季度达到7.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3亿美元增长了8%;同店销售增长了2%,这与去年同期的14%下降形成了对比。

具体来看,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同店交易量增加了6%,尽管同店客单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但是环比仍然取得提升。经营利润方面,利润率环比持续增长,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健康水平。这凸显了星巴克在华增长主要由交易量显著提升所驱动,部分抵消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客单价下降的影响,同时维持好了利润率。

截至第三财季末,星巴克在中国拥有7828家门店,较去年同期的7306家净增522家,增幅为7%;和前一个季度相比,在华门店数量净新增70家,新进入17个县级市场。目前,中国门店占星巴克全球门店总数(41097家)的19%,与美国(17230家)合计占全球门店的61%。

在今天的会议上,星巴克新任首席财务官Cathy Smith,中国市场持续增长并改善了盈利能力。星巴克中国的同店销售增长得益于成功的产品创新,包括全新的真味无糖创新体系、强大的整合营销活动以及显著的外卖增长

她没有进一步分解三大因素对增长的具体影响。

小食代介绍过,在上述报告期内,星巴克中国宣布在4月8日推出“真味无糖”创新体系,将原有风味糖浆拆分成0糖的风味浓浆、独立的原味糖浆两种配料,供消费者自由搭配。这是星巴克中国落地的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创新之一,提供了至少500余种不同风味和甜度的咖啡搭配选择。

此外,星巴克中国也在期内宣布官方降价,推出“上午咖啡+下午非咖”新战略。具体而言,旗下非咖啡品类三大王牌——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共计高达数十款产品自6月10日起将集体推出全新夏日“心动价”饮品,价格降幅为2-6元。以大杯为例,平均降幅达到5元。本轮调价后,单杯最低仅需23元。

营销方面,星巴克中国也比以往更积极了。继牵手史努比、五月天后,星巴克中国在6月也宣布联动迪士尼“疯狂动物城”,推出三款主题冰摇茶。

期内,中国市场还发生了让人瞩目的“外卖大战”——外卖平台为争夺用户资源竞相加大折扣力度,茶饮和咖啡的销量得到提振,曾有分析人士估计近期30%-50%的补贴都投向了这类产品,相关公司被指是最大的“获益者”。

小食代留意到,在外卖平台上,近期一杯星巴克饮品搭配一个烘焙产品的“早餐专享”组合经过补贴后甚至只需要10多元起,部分“咖啡饮品+烘焙”的早餐组合20多元即可买到,让其直接“杀入”到了一些洋快餐的早餐定价区间;同期,星巴克还向顾客推送“尝鲜券”,即13.9元可购买其新品爆汁脆肠酥皮卷。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今天说:“我们的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备受尊重、评价极高,而我们的团队也一直在努力摸索如何在这一全新的竞争环境中取胜,这正如我前面提到的。”

未来咖啡店

回到星巴克的全球业务上来。

在上一个季度,星巴克合并净营收为95亿美元,同比增长4%,按固定汇率计算则增长3%;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了 2%,主要受交易量下滑 2% 拖累,但被平均客单价增长1% 部分抵消影响;其中,在“大本营”美国市场,星巴克的同店销售额下降2%,主要受可比交易量下降 4% 的影响,但平均客单价上涨2%。

GAAP营业利润率为 9.9%,同比下降 680个基点;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10.1%,主要受“回归初心”(Back to Starbucks)战略相关投入(如劳动力成本增加、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次领导力项目,当时有1.4万名员工出席)及通胀影响。GAAP每股收益(EPS)为0.49美元,同比下降 47%。

星巴克指出,在本财年剩余时间里,预计其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包括新关税和咖啡价格波动的影响将会持续。然而,公司对“回归初心”计划的成果以及试点项目的早期结果感到鼓舞——例如,基于令人信服的早期洞察,星巴克决定加速推广“绿围裙服务模式”(Green Apron Service Model),这是一种新的基础运营模式,将在美国公司直营门店中建立可重复、一致且可扩展的标准,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实施。星巴克还将继续优先考虑对门店的审慎资本投资,并正在对其门店组合进行全面评估,预计将在本财年末完成,并将导致额外的重大重组费用。

小食代留意到,在今天的业绩会议上,分析师们对于今年才被提出的“绿围裙服务模式”有强烈的兴趣。对此,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说,这是星巴克有史以来对运营标准和顾客服务的最大投资。

他说,该模式以五个关键时刻(Five Key Moments)为核心,这些时刻定义了星巴克希望为每位顾客提供的体验,重点在于工艺(Craft)和顾客联接(Connection),涵盖了欢迎互动、订单接收、饮料/食品制作、订单交付和后续连接等环节。

据介绍,1500家门店的试点测试了“绿围裙服务模式”, 仅进行了八周后已经收到“非常积极的反馈”,显示出交易量、销售额和顾客服务时间的改善,80%的店内订单能在4分钟内完成。该模式将从8月中旬开始在美国所有星巴克直营门店全面推广。

Brian Niccol指出,试点成功的关键在于招聘、培训和部署的顺利执行,以及智能排队技术的有效性。该模式背后由智能排队(Smart Queue)技术支持,这是一种订单排序算法,以改善移动点单的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Brian Niccol还提及星巴克已经开始着手打造“未来的咖啡馆”。据介绍,有一个新的“独立店型”将于2026财年开业,设有32个座位、汽车取餐通道,并且建设成本大约降低30%。此外,一个约有10个座位的小店型正在纽约建设中,将在未来几个月开业。他相信,这些新店型将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改善门店经济效益,并为更多市场解锁增长机会。

另外,在谈及新关税和咖啡价格波动的问题时,星巴克首席财务官Cathy Smith表示,虽然咖啡价格持续波动,但是近期价格有所缓和。她预计,咖啡成本的同比增长将在2026财年上半年达到顶峰。因为价格有所下降,相对于上一季度星巴克增加了咖啡采购。

对于这份最新出炉的成绩单,路透指出,星巴克净营收增长至近95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93.1亿美元,不过上季度其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2%,为连续第六个季度萎缩,分析师平均预期销售额将下降1.19%。在业绩发布后,该公司盘后股价上涨超过3%。

考虑到中国市场的一些强劲表现,这份报告没有预期的差,但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扭转乾坤的故事。”一位分析师说。

彭博今天指出,尽管第三财季同店销售额和利润未达预期,但投资者仍关注财报中出现的复苏迹象,包括自2023年底以来中国市场的首次销售额增长。

彭博指出,过去一年半以来星巴克同店销售额一反常态地持续下滑,如今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9月份上任的Brian Niccol坚信,他可以通过缩短等待时间、改进菜单以及改造门店、恢复座位数量等措施,重振美国业务。

金融时报今天表示,由于扭转局面的成本越来越明显,星巴克最新季度的利润降幅远超预期。星巴克在美国市场一直在招聘更多咖啡师,并采用新的服务标准来吸引顾客重返门店。星巴克明年将在美国门店额外投入超过5亿美元的员工工资。星巴克高管向投资者保证,其重振计划正在提前完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