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威亚太半年报出炉!高管释放和太古高层密切接触信号,价格更亲民啤酒份额有最大机会,直言上季未达行业平均水平

作者:潘娴(原创)

拥有百威、哈尔滨啤酒、科罗娜等知名品牌的百威集团,其在中国啤酒市场上的“阵痛期”仍在持续。不过,该公司的在华高层今天给出了一个“止痛”时间表。

根据百威亚太今天早上发布的2025半年报显示,其中国市场的上半年净收入下滑10.2%,销量下滑8.2%,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滑12.3%。

小食代留意到,在财报发布后不久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及联席主席程衍俊承认,第二季度,百威在华销量未达行业平均水平,原因是关键市场与渠道表现疲软。不过,百威中国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利润率已经回升。

在会议问答环节,这家中国最大的外资啤酒公司的业务复苏计划成了分析师们的关注焦点。去年,中国市场向百威亚太贡献了超70%收入,为该集团最大市场。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高层给出的答案。

原因在哪?

复盘中国业务期内的下滑,百威将原因归结于区域布局、即饮渠道持续疲软。现时,百威销售倚重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夜场、餐厅这类即饮场所为重要渠道。

这一区域与渠道的组合,令百威在面对外部变化时遭遇了较大冲击。

“虽然我们不能代表整个(餐饮)行业说话,但确实看到餐饮业在二季度出现放缓。在我们覆盖更广的省份,这一影响更明显,并延续到了三季度开端。”程衍俊说。一如作为新帅“首秀”时的表态,面对挑战,程衍俊认为百威必须继续专注于自身能控制的事,包括加速拓展非即饮渠道(注:如便利店、商超),并提升销售执行能力。

对比行业水平,非即饮渠道在百威中国的占比依然偏低。

在同一个会议上,小食代还注意到百威亚太首席财务官Ignacio Lares表示,目前,非即饮渠道占百威中国约50%生意,而行业水平约60%。他还透露,在核心市场广东,非即饮是增长最快的渠道,但百威在该渠道的扩张与执行落后了。

“因此,我们有机会提升渠道占比,接近行业平均水平。随着啤酒市场进一步成熟,非即饮渠道将继续增长,在行业中的占比也将上升。” Lares指出,非即饮渠道提供了巨大拓展机会,百威优势在于拥有多价格带的品牌组合。

那么,百威具体要如何拓展非即饮渠道呢?

就品牌而言,随着消费分级令啤酒高端化节奏放慢,过去以高端为主的百威也开始将资源向价格更低的产品倾斜,如零糖哈尔滨冰极纯生。

“在产品组合方面,最大机会来自增加核心+和核心++产品的份额,这类产品尤为贴近非即饮渠道的需求。” Lares说,据百威观察,这一价格带的细分市场表现继续领跑行业,百威希望在此区间保持强劲,并加快分销速度以实现规模效应。

 

就渠道拓展而言,百威正在优势市场内进行投资,加速覆盖更多售点。以广东为例,Lares称百威正与批发商合作投资,提高非即饮销售团队的人员数量和能力。

“我们会有更多专业销售人员,他们具备制胜零售渠道的能力,包括货架管理和店内展示等所有传统工作内容。在销售渠道不够发达的地区,我们正招募更多具备恰当能力的一级和二级批发商。” Lares说。

他又透露,经过前段时间努力,非即饮渠道对百威中国的销量、收入贡献持续上升,当中的中高端、超高端产品占比在提升,该渠道利润率也高于餐饮渠道。

“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公司有一个清晰的(非即饮渠道拓展)计划,在产品组合和市场拓展方面都看到了一些进展,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接下来几个季度,我们的重点将是将这一计划贯彻执行下去。”

此外程衍俊透露,在百威与太古合作销售的安徽、湖北省,据引述的尼尔森数据显示,百威第二季度的非即饮渠道份额继续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界都关注双方会否扩大合作范围时,程衍俊释放了与太古管理层保持密切接触的信号。5月与太古可口可乐高层交流后,他在今天会上又提到,自己上周在香港与太古亚太区管理层进行了会面。

“我看到了他们对百威产品组合的热情,以及与我们共同拓展业务的承诺。因此,我们与太古的合作有潜力推动业务增长,并转化为对双方都有意义的财务收益。目前,我没有更多关于扩展(范围)的消息,但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一问题,一起合作,并在未来探索进一步的拓展机会。”程衍俊说。

时间表

再来看看百威最新业绩。

首先在中国市场。财报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受业务布局及渠道表现持续疲弱所影响,百威中国的销量减少 7.4%。收入减少6.4%,每百升收入则得益于品牌组合的正面影响增加1.1%

第二季度,百威中国的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减少4.0%,主要因为营收表现以及其他经营收益减少,但被成本管理措施所部分抵销。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率上升86个基点。

在上半年,百威中国的销量减少8.2%,而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减少9.5%及1.4%。

上半年,百威中国继续执行关注百威、哈尔滨两个大品牌的策略,加码营销投入。

其中,百威在夏季高峰期开展国际足联俱乐部(FIFA Club)世界杯宣传活动,在各个渠道均推出不同活动。哈尔滨开展“哈啤新一代”转型计划,专注于“体育+ 嘻哈”,打破传统营销界限,吸引Z世代的法定饮酒年龄消费者。

就百威亚太整体而言,其上半年收入减少5.6%3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5.63亿元),每百升收入增长0.5%,主要受亚太地区的品牌组合的正面影响及亚太地区东部的收入管理措施所推动;总销量减少6.1%,主因为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影响,但被印度的表现所部分抵销;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减少8.0%,主要因为营运去杠杆化及商业投资增加所影响。

展望下半年,百威中国的销售预计仍会承压。

Lares表示,考虑到中国餐饮业和即饮渠道疲软,叠加去库存的影响,百威中国第三季度销量会面临一些逆风,第四季度销量有望回正,原因是去年去库存、同期餐饮渠道疲软导致的基数较低。

谈及自2024三季度启动的去库存进展,Lares称,今年上半年,百威中国继续积极调整,第二季度的绝对库存量与库存天数均已低于去年同期。但由于餐饮渠道出现疲态,百威将在第三季度密切关注库存管理,预计库存水平在年底临近时恢复正常。

“我们要求团队继续专注于他们能控制的因素,即提升大品牌执行力,扩大非即饮渠道的分销和覆盖范围、加快非即饮渠道的高端化速度。随着我们在未来几个月更快、更好地执行三项工作,大家会更早看到趋势改善,这些工作将帮助我们抵消区域市场和渠道组合的逆风。”Lares说。

今天,百威亚太开盘曾逆市涨超6%,但午后转跌,收盘跌5.82%。同时,受巴西和中国市场销售疲软的拖累,母公司百威集团今天股价盘中也大幅下跌近10%。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