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近年来,国内饮料行业在消费习惯变迁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已然步入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众多企业纷纷摒弃过往单纯依赖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而将重心放在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之上。在这一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华润饮料(02460.HK)近期公布了2025 年上半年业绩。
最新财报显示,在上半年华润饮料62.06亿元的营收中,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52.51亿元,占比84.6%;饮料产品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21.3%,占比15.4%。
这份成绩单背后,实则是华润饮料主动求变、积极转型的体现。在当前主动转型的大环境下,华润饮料的业绩出现了阶段性波动,这主要归因于公司主动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结构性调整。
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
长期动能
华润饮料深谙行业变革之道,深知短期业绩波动是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的必要付出。今年上半年,公司聚焦品牌、渠道和供应链三大关键领域,展开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主动变革。
尽管这些举措在短期内引发了销量波动,给业绩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却为公司积蓄了强大的增长势能,使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具韧性与活力。
首先,来看看品牌方面。
品牌是饮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方资料显示[1],上半年,华润饮料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着重发力体育营销领域,与中国国家队合作,并在中超、中甲和中乙联赛中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以多样化体育营销手段活化品牌。
这一系列精准且有力的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怡宝品牌在市场中的曝光度,还进一步强化了其“贴心的、品质保证、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为品牌增长注入新动力。
据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包装饮用水市场正从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型。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故事和情感连接,体育营销作为一种高效方式,能有效触达年轻群体。华润饮料的策略与此高度契合:通过与中国国家队深度合作,释放更大品牌效应。同时,中超等联赛的投入覆盖了更广泛的区域市场,帮助公司在二三线城市提升认知度。
其次,在渠道方面,华润饮料积极响应消费变化,构建高效管理体系。
消费方式的演变是饮料行业面临的最大变量之一。随着线上渠道兴起和家庭消费占比提升,大包装产品需求增多,这要求企业快速调整渠道结构。
财报指出,在报告期内,华润饮料坚持渠道多样化发展,稳步推进渠道精细分类调整,既提升运营效率又丰富客户类型,覆盖传统、KA、电商等多渠道;巩固传统渠道优势的同时拓展专项客户体系,还积极完善线上布局,搭建家庭渠道线上购买通道,以多渠道协同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根据尼尔森 IQ《2024 食品饮料行业展望报告》[3],饮料渠道正向多元化转型,线上渠道增速达15%,而传统线下渠道面临库存压力。华润饮料的主动调整,正是在应对这一趋势:通过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响应速度。渠道结构调整初期可能导致部分传统渠道销量暂时下滑,但长期将提升整体效率,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再来看看供应链方面。供应链是饮料企业的生命线。华润饮料投入重点之一便是产能布局优化,这涵盖自有工厂建设以及饮料产供保障体系的完善。公司坚定不移地践行“1+N”产能战略,大力推进自有工厂建设。
据财报资料显示,目前,武夷山大包装生产线已顺利投产,下半年还计划增设多条产线。此举将有效提升生产自主性与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为未来市场份额的拓展筑牢根基。预计新工厂投产后,公司供应链将更具弹性,能更从容地应对季节性需求波动与成本压力。
总体而言,上半年这些投入虽带来阶段性压力,但从长期视角,是公司筑基的必要之举。
密集推新
今年上半年,在华润饮料的战略布局中,“创新”与“深耕”成为两大关键词。面对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复杂环境,公司没有选择保守收缩,反而主动出击,以“新品大年”的姿态密集推出多款产品,在巩固包装水核心业务的同时,加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先来看看作为基本盘的包装饮用水业务。
上半年,我们看到公司在水饮方面密集推新,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推出特色产品:运动场景方面,2024年就已推出运动盖设计怡宝水产品,通过单手开盖与硅胶阀吮吸功能解决骑行、健身等场景的补水痛点,每瓶3元的定价也拓宽了品牌价格带,并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拓展铺货及销售渠道。
在途场景方面,推出210ml口袋装饮用水,小容量瓶身贴合手掌弧度,可轻松塞进口袋,为通勤、短途旅行提供便利;泡茶场景方面,推出本优5L茶伴,主打泡茶概念,适配家庭、餐饮、户外露营等场景。值得一提的是,本优全系产品,上半年全国扩产布局,应对激烈市场竞争,销量同比保持高速增长,成功打进下沉市场并取得一定市场份额。
财报指出,公司坚持“好水不分水种”的发展理念,推动多品牌多水种发展。以“怡宝”、“本优”为重点发力品牌,通过规格扩充丰富产品线发展。
在饮料领域,华润饮料同样积极布局、动作不断。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新品及产品升级共14款SKU,既有全新产品问世,也有经典产品的升级焕新。
其中,运动饮料“魔力”作为“中国国家队官方运动饮料”,通过签约网球种子选手王欣瑜深化其专业运动饮料形象,并推出550ml运动盖及1L大包装产品,满足健身、球类等多元运动场景需求。
在即饮茶方面,“佐味茶事”坚持锚定无糖茶赛道持续投入,全面升级0糖0卡概念,并围绕“真茶萃取 自在生活”的品牌主张在今年完成焕新上市,通过文化赋能打造品牌态度。
作为饮料业务中10亿级大单品,至本清润也推出了炖梨新口味及1L畅饮装,进一步拓展产品口味及饮用场景;在营销上,继续牵手形象气质亲和的击剑世界冠军孙一文作为品牌推荐官;同时通过与传统文化的深度绑定,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持续合作,推出联名包装产品、开展“经典茶馆”等推广活动,亮相《圆桌派》等文化节目,进一步夯实“中式经典”的品牌定位。
这一系列动作建立在对消费趋势深度洞察基础上的结构化布局。根据第三方数据反馈[4],公司上半年包装水零售份额稳中有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一提升来之不易。
由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25品牌足迹报告》[5]同样传递出积极信号:怡宝不仅位列“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前十品牌”饮料类第4名,更获评大品牌饮料类“年度突围品牌”,其消费者触及数增长率达6.5%。
上述成绩的背后,是华润饮料对“产品力”的系统性重塑。一方面,公司紧抓“健康化”浪潮,无糖茶系列精准卡位高速增长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大包装战略有效响应了家庭储水与集中采购需求的崛起,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贡献收入增量。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消费市场持续复苏与行业结构性机遇并存,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健康、安全、高性价比成为基础诉求,而情绪价值、场景化体验等新兴需求加速崛起,对饮料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维度的要求。
面对这一趋势,公司管理层在财报中明确了战略方向:坚持品牌驱动为核心,围绕消费者核心价值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一方面持续提供健康、安全、多使用场景的包装饮用水产品,并积极打造极具成长潜力的饮料第二曲线;另一方面,不断深化终端网点覆盖,借力体育营销提升品牌认知度。
当前,中国饮料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与增量突破并存”的新阶段。饮料市场的竞争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消费者对健康、品质、情感连接的诉求,倒逼企业从产品创新到品牌叙事全面升级。
在此背景下,华润饮料通过体育营销强化“中国国家队官方饮用水”概念,以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合作强化区域市场渗透,精准回应了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与情感连接的期待;其“1+N”产能战略与全国水源地布局,则有效应对了原材料成本波动与物流效率挑战,展现了供应链优化的前瞻性。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这家深耕行业四十余年的企业,正以战略定力与创新活力,书写从“包装水巨头”向“综合饮料领导者”转型的新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1]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003682226; 7万观众、5000万票房,国足又要做出线“算术题”[2] 中国食品报《包装饮用水行业跑步进入新周期》 ,2025-03-28 [3] https://www.sgpjbg.com/baogao/153403.html [4] 数据出处:灼识咨询[5] 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发布《2025品牌足迹报告》,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