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大野心”!吉士丁要“动一动”火热的奶酪市场

作者:小食代

奶酪市场持续升温,新晋选手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了。

近日,新锐奶酪品牌吉士丁在上海举办战略发布会,宣布正式启用新品牌名“吉士丁”。同时,该品牌还公布了其在IP形象、新产品、媒体投放上的最新布局。

图片

虽然成立仅仅一年,但吉士丁实际上是“大有来头”。资料显示,吉士丁隶属于厦门中海福林集团的食品板块,集团董事长陈树林正是银鹭的核心创始人之一,吉士丁品牌被外界视为陈树林的二次创业。目前,奶酪工厂首期建设就已经“大手笔”投入5亿人民币。

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新品牌的“大野心”。

更高的品牌辨识度

从“吉士汀”到“吉士丁”,此次品牌名调整前后仅为一字之差。而在该品牌看来,这其中是对于品牌辨识度提升的一次重要努力。

吉士丁总裁陈辉煌表示:“命名就是成本。由‘吉士汀’变为‘吉士丁’,更容易识别和阅读,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识别、记忆和传播成本,有利于提高吉士丁品牌的投资效率。”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品牌辨识度,吉士丁还推出了全新的自有IP形象“吉士丁奶酪王子”。吉士丁常务副总裁胡隼介绍,“吉士丁奶酪王子”的形象是具备文化原型的,其造型源自中国人对奶酪最初的认知,即“三角圆孔奶酪”。而吉士丁在这个熟悉的造型上加上王冠,从而形成奶酪王子的超级符号。

与知名IP合作及明星代言等常见的营销手段相比,吉士丁认为其自建IP的策略更具长远眼光。胡隼提到,“吉士丁的战略目标是成为百年奶酪企业,没有哪一家百年企业是借助他人IP建立起来的,因此吉士丁要打造好属于自己的超级IP。”

加码儿童奶酪零食

“动一动”奶酪市场,吉士丁还在“押宝”明星单品。

此次会上,吉士丁发布了全新的“吉士丁大奶酪棒”,新产品从克数、营养价值上做出了较大的提升。

图片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重新升级后的“吉士丁大奶酪棒”不同于其他品牌都在讲的高钙、高蛋白、钙钠比等卖点,而是抓住奶酪棒的直接消费者孩子的消费痛点,即“对于吃的,孩子想要更大更多的”。

基于这一点,吉士丁首先将原有的产品名称“成长棒”改为“大奶酪棒”;其次,将奶酪棒的单支克数提升10%,达到22g/支,在增加克重的同时维持了原价;最后,奶酪棒添加了维生素D和DHA,以更好提升孩子对于钙的吸收和促进大脑的发育。

目前,儿童奶酪已经成为决胜奶酪市场的突破口。据此前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儿童奶酪零食占据奶酪零售市场份额的55%,是近几年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同时,依托其在进口酪源、奶酪研发实验室、奶酪工厂上的优势,吉士丁也在佐餐奶酪、休闲奶酪等其他细分品类上均有产品布局,分别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国烧烤爱好者的烧烤奶酪及面向80、90后年轻消费者的撕奶酪等特色产品。

图片

奶酪市场黄金期

目前,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我国奶酪消费正在快速增长。

上海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2012-2020年国内奶酪产量、消费量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4%、19%,奶酪是增长最快的乳品之一。同时,我国奶酪的自给率(国内产量/国内总消费量)也由2012年的38%提高至2020年的50%。

不过,从人均奶酪消费量来看,我国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上海证券研报同时指出,美欧人均奶酪消费量超过10kg、韩国2.2kg、日本1.8kg。和成熟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奶酪消费量仍然偏低。而对标饮食习惯相近的日韩来看,我国的人均奶酪消费量也尚有10倍左右的提升空间。量增成为当前我国奶酪行业扩容的核心驱动力。

抓住奶酪增长黄金期,一批国产品牌也正在崛起。面对国产品牌的突围战,吉士丁希望通过媒体传播及推广的全面铺开来实现。

会上,吉士丁与新潮传媒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吉士丁全新广告片将落地全国一二线城市楼宇。

图片

吉士丁同时表示,未来在媒体传播上会以新媒体、楼宇广告、地铁广告、公交广告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媒体矩阵。在产品推广上则将围绕“百城千店”和“校园推广”两大行动,做好市场下沉和精耕,与线上形成闭环。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