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在日前的2026春夏上海时装周,一场将康师傅红烧牛肉方便面、鲜Q面、冰红茶、茉莉茶四大单品废弃包装“跨界爆改”而成的环保时装秀惊艳上演。
康师傅控股CEO陈应让在启幕致辞中表示:“作为民族品牌,康师傅秉承‘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今天这场‘塑说新生 万象循回’的时装秀,正是我们践行ESG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包装材料的轻量化、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创造绿色、低碳、循环的美好生活贡献可持续力量,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上海分社党组书记、社长王永前评价称,康师傅将废旧包装转化为时尚单品的探索为资源的高价值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期待更多企业加入“跨界创新联盟”,让循环经济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驻华代表刘萌当天也表示,康师傅再一次打破行业边界,用时尚设计语言演绎循环经济的生命力,期待看到更多中国企业打破行业边界,在循环经济、减塑行动等领域探索出更多创新方案,将“中国实践”转化为“全球经验”。
创意环保大秀
上述康师傅“食·裳——塑说新生 万象循回”ESG主题时装秀携手国内时尚设计名校东华大学的设计团队以及知名服装户外品牌,由两位设计师联袂创作,围绕红烧牛肉面、鲜Q面、冰红茶、茉莉茶四大核心产品设计的“质造之魂”、“解构之思”、“能量补给站”、“清新呼吸”四个系列、近六十套专属时装依次亮相。
秀场融合了康师傅的品牌基因和循环利用等元素,所有登台时装均由康师傅旗下产品生产与消费环节产生的包装回收再造而成:饮料瓶(rPET)被再生为轻盈透气的功能性面料;PP材料的方便面叉化身潮流配饰,每一寸面料都是“变废为宝”的鲜活证明。
例如,质造之魂”系列致敬康师傅1992年开创的红烧牛肉面,以“since 1992”标识传承经典;“解构之思”系列配饰则引入3D打印技术,将康师傅经典IP康宝宝巧妙融入设计;“能量补给站”系列从冰红茶“痛快能量”的品牌精神中汲取灵感,将标志性的柠檬黄与户外机能美学相结合,运用立体剪裁与高性能再生面料,传递出补能解渴的畅快感;“清新呼吸”系列以月白、浅碧等柔和色调与轻盈层叠设计,细节上采用茉莉花的元素、茉莉衍生出的印花等柔美元素相呼应,营造清风拂面般的轻户外穿着体验。
在现场,康师傅方便面事业总裁刘国伟谈到,本次跨界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将我们经典产品红烧牛肉面、鲜Q面化为时尚符号,让环保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时尚。康师傅饮品事业总裁邱世煌表示,康师傅望通过时装周这一“潮酷”舞台,与年轻人深度对话,让我们的冰红茶、茉莉茶都能成为他们身边懂态度、值得追随的潮流生活伙伴。
康师傅冰红茶作为本季上海时装周官方饮品类合作伙伴,还以“痛快能量”与“潮酷基因”打造时装周定制罐同步亮相秀场,凭借独特视觉设计成为了现场焦点和热门打卡点。
音乐制作人邓博伦还采集康师傅产品使用中的声音为独特音源,为本次大秀创作了主题曲《康师傅味来灵感包》。该主题曲及相关内容在“上海时装周”官方公众号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
来自国内时尚设计名校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周洪雷教授认为,“可持续设计不仅是材料的选择,更是设计理念的贯穿”。
作为国内最早将户外基因带入时装周的设计师之一,中国原创机能设计师代表李伟刚Rico Lee表示:“最潮流的户外穿搭,可以是用你昨天喝过的饮料瓶做的;最高科技的防护,可以与最彻底的环保并行不悖。”此次康师傅大秀双方的合作不仅是共创服装系列,也是共创了一种关于未来可持续户外生活的积极想象和可行路径。
可持续价值链闭环
本次大秀不仅将环保的公共语言转换为令人震撼的时尚表达,同时还向行业与公众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商业样本,证明了“循环重生”不仅具备环保价值,更拥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与大众化的潜力。
据介绍,康师傅提供的废弃包装,经由破碎清洗为洁净的再生颗粒,制成纤维后再转化为纱线,织成环保布料,经过设计师的设计,和威立雅·华菲、新生、丹毛、博恒、伟星等再生资源产业链下游企业,最终落地为一件件消费者可感的时尚成衣,形成了一条完整高效的“回收-重生-应用”的闭环。
以上闭环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其可行性的有力见证。面料企业新生印染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利君表示 “此次跨界是展示再生面料价值的绝佳舞台”;设计师Rico Lee也特意强调,“随着规模化,现在的再生面料在手感、外观上和原生面料没什么差别,消费者不用为了环保牺牲体验”。可持续成为可以穿在身上的衣服,和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这场康师傅首次跨界时装领域的时装秀也获得了碳中和认证,成为本届上海时装周首个实现活动碳中和的“衣食跨界”合作案例。
这些来自产业链的反馈也佐证了康师傅在传统ESG框架上创新提出的“eESG”理念的核心要义,其中的“e”代表经济性。在康师傅看来,当ESG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时,企业、员工、合作伙伴才会更主动地贯彻落实 ESG,企业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康师傅的ESG实践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从“食”出发,逐步覆盖“衣住行”的路径图。2022年,携手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缓解海洋塑料污染,助力低碳经济转型”活动,从“减塑” 切入探索循环模式;2023年,“rPET造万物”将回收饮料瓶重塑为拉杆箱、野餐垫等产品,为“行”注入绿色温度;2024年,“万物皆有yuan”项目溯源而上,深耕绿色农业,筑牢“食”的生态本源。此次跨界 “衣” 的领域,是其构建"衣食住行"可持续生活圈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循环经济版图的进一步完善。
而康师傅具备的规模化消费网络,为这一生活圈的构建提供了稳定的资源基础。该公司旗下方便面、饮料等产品每年产生的可回收包装,成为循环经济的起点,吸引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从回收到再生的协同闭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套循环经济的逻辑已经获得国际层面的认可——本次大秀将纳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GDI for SDG”试点行动的年度项目。 作为该领域唯一获得“Forward Faster Early Mover”称号的中国食品企业,康师傅在“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的愿景下,构建公众真实可感的ESG蓝图,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本”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