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2025年的秋天,饕客们最爱的是哪款“鲜味”?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餐饮大数据应用峰会现场,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个Q3,人们还是热衷于通过海产品中感受‘鲜’,从品类来看,鱼虾与贝类占据食材类别的前三位,但从同比增长来看,‘鳝/泥鳅’最近颇有异军突起之势,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0%。”这一数据来源于昨日由中国烹饪协会、辰智大数据及太太乐共同发布的《2025中国餐饮大数据白皮书》[1],并在现场由中国餐饮产业研究院院长吴坚进行分享,引发了与会者的记录与讨论。
趋势以外,如何解决餐饮行业发展中的痛点,也是峰会当中最受瞩目的议题之一。“当下中国餐饮正处在效率与品质的平衡木上,既要控成本、提效率,又要保风味、谋创新,单纯的调味品供应早已无法满足餐饮企业的深层需求。”太太乐餐饮系统负责人阎峰的表达,精准勾勒出行业现状。他指出,在多要素导致成本持续上涨挤压毛利,而消费者对口味与体验的要求只增不减的当下,“解决方案型服务商” 已成为行业刚需。而深耕中国市场37年的太太乐,正以破局者的姿态给出答案。

餐饮客户的“第三个大脑”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太太乐是“调味品”头部品牌之一。而事实上,这只是这座庞大冰山露在水面以上的部分。
“太太乐餐饮服务团队把自己定义成‘客户后厨和经营团队之外的第三个大脑’。”太太乐CEO曹辉说。
“第三个大脑”能做什么?太太乐的思路已然非常清晰——提升效率、风味和创新、控制成本。而这三个结果通过太太乐构建的“产品+创新+服务”的多维体系来实现。
具体来看,在产品层面,太太乐通过鸡精、鸡粉、复合汤底、酱汁和菜谱式复合调味料等产品组合,为厨房提供更多“高效且品质如一”的支持。

不止于此,太太乐通过多年深耕在基础鲜味品类建立起稳固的地位也正发挥着势能,这不仅意味着品牌力,更意味着在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上的规模效应。
对餐饮企业而言,这个规模优势绝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以转化为两点现实收益:其一是原辅料成本在周期波动中,拥有更强的“对冲能力”;其二是菜品风味在不同批次、不同门店之间,更加稳定、可控。换句话说,太太乐帮助餐饮客户“把不确定变成确定”——在原材料涨跌起伏中,尽可能稳住菜品体验和毛利水平。
行业洞察,则是创新的根源。太太乐不仅围绕季节与营销节点,共同规划“年度新品节奏”,帮助客户用更可控的频率做菜单创新,还可以基于行业研究与趋势洞察,为客户提供“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哪些品类适合做结构升级”等决策参考。
而厨务服务则是至关重要但非常容易被忽略的核心要素。太太乐全国销售负责人周涛说:“许多餐饮企业在计算菜品成本时,往往只看肉类、鸡骨、调味品等的采购价,却低估了损耗、预处理时间、人力投入和出品不稳定带来的隐性损失。”而太太乐则通过标准化配方,可以精简后厨SKU,改善库存管理与周转效率。

“从实践来看,即便调味品的单价看起来稍高,只要把损耗、人工、人效和翻台率一起算进去,整体菜品成本往往是下降的,毛利也更可控。”周涛解释。
太太乐能够做好以上“三件事”,离不开其背后“软硬兼施”的能力支撑。在硬件方面,依托37年[2]的鲜味科学和技术积累以及来自雀巢的全球科研赋能,太太乐拥有超过100个[3]储备配方。其自主产线,品类多元且全覆盖(非OEM),包括固态(颗粒状、粉状)和液态(复合汁酱)。不仅如此,太太乐还拥有国家认证(CNAS)实验室,可进行209个[4]项目检测,实现从原料入库到产品出库的全链路理化分析。
软实力更是太太乐在激烈竞争中的壁垒所在,其不仅配备多人专业感官评测团队和体系化感官分析方法论,更拥有近百位从厨10年以上的专业资深厨务顾问[5],服务全国客户。
场景化破局
就在今天,太太乐组织了餐饮大客户到公司参观活动,以便更好地与客户进行深度链接服务。而当我们将版图放大,可以看到,目前太太乐已经成为全国超过60万[6]家餐饮门店的餐饮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太太乐的破局关键是什么呢?
“场景化”是曹辉给出的关键词。为此,太太乐将餐饮业务划分成中式正餐、小吃快餐、特色餐饮、团餐应用、工业客户等几大类,体现了其“按生意逻辑,而不是按产品逻辑做餐饮服务” 的底层运营逻辑。
举例来看,太太乐针对中式正餐,推出八大菜系专用汁酱,在保持菜系风味特色的同时实现标准化出品;面向火锅、烧烤业态,打造强记忆点的腌卤系列产品,帮助门店形成差异化口味标签;针对团餐行业“大锅菜易串味、口味不稳定” 的难题,研发专用稳定配方,确保千人同食仍能保持一致风味;为工业餐饮客户定制适配流水线生产的调味包,满足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需求。

“面向火锅、粉面、小吃、团餐等不同赛道,我们设计更贴合该场景出品逻辑的鲜味底料、汤底和复合调味方案;在中餐细分中,针对川湘、粤菜、本帮等不同风味偏好,则开发差异化的味型组合和底味解决方案。”周涛介绍指出,“对于连锁餐饮企业而言,今天好吃、明天也好吃,在北京好吃、在成都也好吃,比‘偶尔惊艳一次’更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在任何场景中,效率型产品的创新是核心所在。针对餐饮门店“备料复杂、出餐慢、损耗高” 的痛点,太太乐推出 “一酱成菜”“即烹汁酱” 系列产品,其中鲜香小炒汁等热门产品,将多种调味品融合为单一汁酱,不仅简化了仓储管理,更大幅压缩出餐时间。
生态引领
太太乐的价值不止于为单个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更以“行业共建” 的生态思维,通过 “全球视野”和“本土实践” 的融合,推动中式餐饮从 “经验驱动” 向 “科学驱动” 转型,为行业发展注入长期动力。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是共创的重要载体。据了解,太太乐已连续17年联合举办中国厨师节,持续开展团餐产业大会、火锅产业峰会、鲜味研讨会等各类行业活动。这些平台不仅是技术经验共享的窗口,更成为行业从业者交流创新思路、缩小能力差距的桥梁。
科学理论沉淀为行业标准化提供支撑。太太乐设立专家工作站,深耕鲜味机制研究,破解中式餐饮“凭感觉调味” 的行业痛点。例如,在“减盐、减负担、少添加”的基础条件下,保持甚至强化鲜美度和风味层次。

雀巢的全球资源赋能则为生态共创提供了更高维度的支撑。通过全球科研网络提供底层能力、全球质量体系保障“可复制的稳定体验”、以及把“世界经验”转化为“中国解决方案”,太太乐正依托以上复合能力,既为餐饮客户提供与国际接轨的稳定品质,又能精准匹配不同业态的本土化需求,让生态共创既有科学高度,又有落地温度。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国际科研,是底座;本土实践,是肌肉;两者结合,才是真正‘有力气’的服务能力。”曹辉总结说。
从聚焦单一调味品,到深耕鲜味科学;从提供产品,到输出全链路综合解决方案;从在意“这一袋调料的销量”,到关切 “客户每一道菜的口碑、每一家店的经营、每一个品牌的长远成长”—— 太太乐的餐饮业务逻辑,正完成一场深刻的价值跃迁。在成本高企与创新突围并存、效率提升与品质坚守并重的当下,藏在行业冰山之下的太太乐,早已是60万家餐饮企业背后的 “隐形支撑”。
[1]最新议程发布!2025第十二届餐饮大数据应用峰会暨辰智大数据成立15周年庆典
[2]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f33593e4b0c066bbb4bda5.html[3][4] 出处:据公司内部统计[5][6] 出处:《太太乐餐饮服务推广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