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整合
雀巢过去3年在华新增投资超14亿元
今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微信公众号“CDF之声”栏目发布了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的视频讲话。他表示,雀巢将致力于在华长期发展。2023是雀巢进入中国第36周年,过去三年,雀巢在华新增投资超过人民币14亿元。“未来,雀巢将致力于在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不断探索贡献力量。”他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官微)
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
日前,有网友称海底捞已不能点4个清水锅,必须点一个锅底。海底捞客服回应,禁止单点清水锅是今年的新规定,在全国门店统一执行。顾客必须付费点一个锅底,否则不能下单,且不能自带锅底。(济南时报)
云州区两家龙头企业加入百胜(中国)供应链
日前,山西大同市云州区的大同云发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西骏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百胜(中国)集团签约,正式进入百胜食品供应链。前者主要在云州区发展设施蔬菜和水果玉米种植,预计直供销售收入可达2.5亿元。后者主营畜禽产业化,年产值达40亿元,签约后预计供应1000万只肉鸡分割产品,产值可达3.5亿元。(央广网)
洪九果品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提高供应链投入
昨日,重庆洪九果品公告称变更IPO募集资金用途。其中,完善水果供应链占比从45%提升至67.3%,为3.43亿元;水果品牌打造及产品推广占比从22%降至15.8%,为8035万元;数字化系统升级及全球水果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发由16%降至0.2%,为77万元。(公司公告)
安宏资本被指有意收购赛百味
路透援引天空新闻昨日报道,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加入收购赛百味的竞争者行列。安宏资本拒绝发表评论,而赛百味未对路透的评论请求做出回应。小食代介绍过,安宏资本曾于去年宣布收购Wagas 60%股权。(路透、小食代)
泰森食品将关闭两座鸡肉工厂并裁员1700人
昨日,泰森食品表示,将于5月12日关停位于美国阿肯色州范布伦和弗吉尼亚州格兰艾伦的鸡肉工厂,并一共裁员近1700人。公司称,此举是通过优化运营和充分利用各工厂的可用产能来加强家禽业务。在最近一个季度,泰森食品的鸡肉业务表现不及预期,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一半。(CNBC)
新莱特下调原奶预期价格
昨日,新西兰乳企新莱特下调2022-2023奶季的原奶预期价格,从每公斤乳固体9.00新西兰元降至8.50新西兰元。原因包括全球经济活动低迷,全球牛奶产量回升为价格增加了下行压力等。(路透)
联合利华测试温度包装以减少食物浪费
近期,联合利华的好乐门(Hellmann’s)品牌正测试一种能显示冰箱温度的“智能罐子”(Smart Jar),以减少食物浪费。通过在外包装上使用温变油墨,该罐体在低于5°C的环境中会露出隐藏的一层包装。该品牌表示,每年有450多万吨本可以食用的优质食物被浪费,不正确的储存方式是导致食物变质的关键因素。(foodbev)
雀巢日本联合多方成立资源回收平台
最近,雀巢日本公司与其他13家公司、组织联合成立了Upcycle。这是一个促进废弃资源和食物残渣回收的合作平台,旨在通过汇集各自的技术和服务创造新的价值。平台首个项目为 “TSUMUGI”,是将废弃的纸张资源和木材升级为纸纱线。雀巢日本将在日本九个地点收集奇巧和其他产品包装用于该项目。(食品新闻)
“泰国香米”竟是香精勾兑而来?
今天,根据央视315晚会报道,国内市场一些“泰国香米”香米竟是香精勾兑而来。其来源,涉及安徽寿县、合肥等地企业。根据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不应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据央广网记者刚刚得到的最新消息,晚会节目播出后,肥东县市场监管、公安等联合执法组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已对该企业进行查封,对所有大米及其它原料等现场封存,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连夜调查无证香精厂,对于包装信息显示生产商为深圳市忠盛粮食有限公司,深圳市场监管局已对该公司启动快速现场核查。(央广网、界面、上观、红星新闻)
最高检发布“3·15”检察机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今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10件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以进一步推动办好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具体如下图。此外,在2022年,检察机关立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20341件,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741.1吨,同比上升62%;督促收回流通中的假冒伪劣食品196.4吨,同比上升7.7倍。(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无糖饮料”真不含糖吗?看看41款饮料配料表给出的答案
近日,澎湃记者通过线下商超和电商平台梳理了41款涉及“无糖”“低糖”概念的饮品,包括市面上常见的碳酸饮料、气泡水、茶饮料及其他饮品。(澎湃新闻)
网红餐厅“蓝蛙”被爆后厨乱象,朝阳区三家门店已被立案调查
针对媒体曝光的蓝蛙后厨水果发黑发烂、食材有效期标签随意更换、抹布擦完刀具擦垃圾桶等问题,今日,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涉事门店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存在消毒记录、食品报损记录不全等问题。目前,蓝蛙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店已停业整顿。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已对辖区全部10家蓝蛙餐厅开展检查,并会同抽检机构对涉事门店的食品原材料进行抽样监测。根据检查情况,对包括悠唐购物中心店在内的三家门店进行立案调查。(北京日报)
吉野家饭菜混入蟑螂被罚6.5万,再检发现43只蟑螂
近日,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昌平奥莱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5万元。处罚详情显示,该餐厅1月13日销售的辣白菜猪肉双拼饭热卤套餐混入1只蟑螂。1月16日,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43只蟑螂。由此认定当事人虽每月进行消杀,但环境消杀不彻底、不干净,是造成食品混入异物的主要原因。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官方点餐小程序客服人员告诉中新经纬,具体问题公司内部已经进行了整改,消费者可放心到店。(中国经济周刊、中新经纬)
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蓝蛙”餐厅立案调查
今天,朝阳区市场监管局针对“记者卧底网红餐厅蓝蛙曝光后厨乱象”的曝光内容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工作。在“蓝蛙”餐厅悠唐购物中心店〔蓝蛙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朝阳门分公司〕,执法人员要求该店立即停业整顿,停止在第三方订餐平台的经营活动,并对其涉嫌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等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对此,蓝蛙致歉,指北京悠唐店停业整改,将全面彻查食安问题。(北京商报、第一财经)
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平台下架“玉蕾”橄榄菜
昨晚,汕头市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被曝光橄榄菜制作环境脏乱差,21时许,汕头市市场监管局及汕头市龙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连夜赶赴涉事企业现场执法。今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表示,已注意到媒体报道,已连夜对涉事品牌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同时检索“玉蕾橄榄菜”等关键词已无法找到涉事产品。(南方plus客户端)
上海消保委暗访CoCo、一点点等品牌
上海市消保委今天发文称,不少消费者反映,有些扫码点餐小程序会索要消费者的手机号。上海市消保委近期对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和快餐店进行了暗访。其中,“CoCo”和“沈大成”问题最为突出,如果消费者拒绝提供手机号,则无法进行点餐。此外,大多数扫码点餐小程序会向消费者索取位置信息,用于快速关联最近的门店。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如果消费者拒绝提供位置信息,商家也应该向消费者提供手动选择门店的途径。在本次暗访中,上海市消保委发现“一点点”的问题最为突出,消费者使用“一点点”扫码点餐小程序必须要提供位置信息才能点餐,这种做法实在太霸道。(界面)
202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今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3.4%,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3%,粮食价格上涨2.7%,猪肉价格上涨7.9%,鲜果价格上涨10.8%。(中国新闻网)
202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429亿元,增长9.2%。按零售业态分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10.0%、3.6%、5.5%。全国网上零售额20544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商品增长5.3%。(国家统计局官网)
中信证券: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具备万亿发展空间
中信证券今日发布的研报认为,中国休闲零食行业规模大/品类多,具备万亿发展空间。中式零食和树坚果规模大/增速快,本土企业主导/格局分散,有望培育本土综合零食龙头。中国零食企业分为零售品牌及品类品牌。前者享受渠道发展红利,目前以零食很忙为代表的新兴零食系统快速成长,也为品类品牌等带来增量。后者长期有望诞生大市值公司,国内龙头公司正积极树立综合壁垒。(36氪)
硅谷银行破产波及美国食品初创企业
近期,硅谷银行破产波及了美国食品初创企业,包括植物基蜂蜜生产商MeliBio和高蛋白面粉制造商Equii,两者分别将90%和全部资金存放在硅谷银行。“我们当时很惊慌,也看到其他创始人表示恐慌。”Equii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Monica Bhatia说。尽管美国监管机构的介入令两家公司创始人心情稍微放松,但他们称压力依然存在,眼前仍要解决发放工资等问题。(fooddive)
鸡蛋价格高企,美国零售商Dollar Tree暂停销售鸡蛋
昨日,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约8000家零售店的Dollar Tree(美元树)证实,鉴于鸡蛋价格在秋季已暴涨60%之多,其门店已暂停销售鸡蛋,预计要到今年晚秋才恢复销售。数据显示,由于全球爆发禽流感,鸡蛋价格在1月份创下了平均每打近5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路透)
主打杂货店的商业地产成“香饽饽”
媒体昨日消息,全球地产投资企业汉斯(Hines)将斥资1.12亿美元收购纽约郊区一家设有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购物中心。在美国以杂货店为主力租户的地产收购中,这创下了自去年9月以来的交易规模纪录。交易表明,尽管利率上升,其他类型地产销售活动放缓,但以杂货店为主的综合商业体需求依然存在。随着新冠逐渐平息,消费者重启线下购物,门店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