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东鹏、三得利、脉动…那些入局电解质水赛道的巨头们,如今怎么样了

作者:小食代(原创)

那些入局电解质水的巨头们,今年来似乎都尝到了“甜头”。

“未来,(元气森林)电解质水产品还会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迭代。”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广东肇庆工厂首次对外开放的沟通会上,元气森林联合创始人王璞这样说。

断货、加价......去年底,长期只是饮料品类中普通一员的电解质水让人刮目相看。随后,包括东鹏饮料、三得利、达能在内的不少知名饮料公司都相继涉足战局。

有意思的是,跟一些疫情时火爆但是疫后骤降的品类不同,无论是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还是这些巨头自己的描述都显示,今年以来电解质水的热潮并没有昙花一现,这是为什么呢?

元气森林位于广东肇庆的工厂

押注

小食代留意到,在上述沟通会上,元气森林方面把介绍的重点几乎都落在了电解质水这一品类中,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此前曾被指近一年多来要步调放慢的元气森林,正在对电解质水发起新一轮的猛烈攻势。元气森林在周末重申,上市不到两年时间的外星人电解质水,销售额就已突破10亿元。有资料显示,外星人电解质水去年全年销售额达12.7亿元。

尽管该公司未最新透露今年的销售数字,但近日有渠道商向小食代估算,元气森林今年电解质水整体规模或大幅拉近和“发家”的气泡水产品的差距。

根据翻查资料,外星人品牌在2021年3月就已经正式上市之初,同时推出了电解质水和能量饮料两个系列。到了去年底,消费者囤货抢购电解质水的风潮使得当时市场上的一些头部玩家如外星人、宝矿力成为了当时饮料市场上最大的受益者。

元气森林官网

渠道数据也显示,这两大玩家今年依旧是头部。

今年8月,线下零售监测网络马上赢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22年12月电解质饮料赛道爆发,外星人电解质水在运动饮料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宝矿力水特也有“跳跃式增长”;疫情过后,外星人电解质水的份额回调波动不大,但与第二名宝矿力水特的差距也已经稳定地形成。

和宝矿力的谨慎风格相对比,元气森林的进攻性显然更强。据该公司介绍,在“提前”押对了风口之后,其迅速针对电解质饮料进一步细化市场策略。这包括联手专业赛事,以及举办运动嘉年华等形式,建立电解质水“补充电解质”、“补水”等功能和各种运动场景之间的强关联。

此外,该公司也对外星人品牌具体的饮用场景细分为日常生活中的轻量运动、高强度的专业运动,在原有产品线基础上新推出了“电解质水Pro版”。另外,外星人还细分出了电解质粉等多元的产品形式,希望满足不同人群和场景需求。

这背后,自然离不开高投入。小食代从业内了解到,元气森林去年底就和经销商“预告”,今年要大举开发运动场馆,包括在该渠道中冰柜要增投5000台、强陈列强囤货,针对新增网点发放5000个进货套餐等,目标是让运动场馆覆盖网点在今年同比增长两倍。

“交卷”

事实上,虽然今年初以来果断入局这一赛道的饮料公司越来越多,但是巨头们的电解质水生意初步看起来,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据马上赢线下零售监测网络对饮料市场各类目在2023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增速监测显示,虽然疫情因素已逐渐消退,但以电解质水为代表的运动饮料类目的市场份额增速依然达到了35.76%,在所有类目中排名第二。

例如,1月初,东鹏饮料宣布推出全新电解质水产品“东鹏补水啦”。这款产品原计划在今年3-4月上市,公司其后提档到今年1月上市。8月,公司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东鹏补水啦”在内的其他饮料销量同比增长了98.42%;到三季度,“东鹏补水啦”进一步推出了青柠新口味,该公司形容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反响”。

脉动虽然稍微晚了一些,但是在5月,它也正式宣布首次进入到该赛道,推出“脉动电解质+”产品。在三季度业绩会议上,达能首席财务官Juergen Esser表示,脉动围绕消费需求创新,在今年推出的电解质产品,让品牌“快速得到回报”。

以无糖茶系列为主打的三得利,今年也追逐电解质饮料风潮,推出了“水漾力”电解质饮料。据介绍,“水漾力”是一款在中国本土创新的产品,其上市的原因是公司留意到“中国消费者对电解质饮料的认知得到了提升”。三得利方面早前曾经对小食代表示,新品整体表现达到公司预期。

电解质水这一赛道今年之所以延续了不错的增长,究其背后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去年底补充电解质水的认知在消费者中全面爆发,疫情后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普遍提高。

其次,随着今年初全面放开出行,各种户外饮用和运动场景全面恢复,不少电解质水产品抓住了这些场景推出了细分产品,并对销售、营销活动进行了较高的投入。

最后,由于多家饮料巨头入局,让电解质水产品拿下了更多的货架,使得该品类的存在感和购买便利性都进一步得到提升,也共同做大了这一原本属于细分领域的赛道。

不过,展望明年,在今年该赛道持续火爆的吸引下,是否会吸引更多的公司入局全方位“内卷”电解质水品类,有关品牌的投入是否还能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及在进一步发展时如何分配资源和是否会“蚕食”掉原有的其他核心饮料产品业务,仍然有待观察。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