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容(原创)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哪吒,也是天生倔强的三只松鼠。”昨日,三只松鼠在上海举行2025全域生态大会,创始人章燎原在演讲台自信地高喊。
历经3年的调整,三只松鼠走出“至暗时刻”,去年营收重回百亿规模。“三只松鼠过去13年的成功和失败对于2025年来讲只是一个沉淀和铺垫,铺垫的结果是整个企业未来一定是走向大型企业。”章燎原说。
对于三只松鼠的2025年,章燎原将其形容为“重生年”。所谓重生,指的是在过去3年穿越低谷的过程中,三只松鼠认清了自己,也知道未来该怎么去走。如何重生?章燎原已为这家公司锚定好了方向。
此次大会上,章燎原及高管团队发布了三只松鼠的最新战略规划,包括密集孵化一系列新品牌,还要跨界开出 “生活超市”和便利店,并始终强调产品“高端性价比”战略。大会之后和小食代等交流时,他也对这些规划做了进一步阐释。
我们一起来看看。
“错过就来不及”
轻食品牌“蜻蜓教练”、滋补品牌“东方颜究生”、方便速食品牌“超大腕”、高端坚果品牌“大满坚果”、咖啡品牌“第二大脑”、主打宠物食品的“金牌奶爸”、母婴用品品牌“小鹿蓝蓝CARE”、精酿啤酒品牌“孙猴王”、红酒品牌“橘猫”……
你没有看错,这些品牌都来自三只松鼠,它们有的已在去年推出市场,有的即将在这个5月上线和消费者见面。这一套多品牌组合拳,延续的是三只松鼠2023年提出的“全品类+全渠道”的发展战略。
“大家可能认为三只松鼠还是一个坚果企业,我们已经从坚果到了零食,到了饮料,到了全品类。”章燎原说在大会开场演讲中称,三只松鼠现在有33个子品牌在孵化,几乎涵盖了消费者能想到的所有品类。
“三只松鼠为什么在眼下这个时间点集中发布那么多商品?因为错过这个时间点就来不及了。”章燎原说。在他看来,如今消费者的认知让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东西,中国的供应链正在变得成熟。
与此同时,最近几年来,一些主打自有品牌的零售实体正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意味着消费者对有着高性价比与强产品力的商品的需求在持续攀升,而三只松鼠有意抢占自有品牌的市场高地。
这样背景之下,“我们公司已经有一套方法去把商品做得更好,把价格压低,同时我们灵活的组织能力又能够让我们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章燎原说。
事实上,在孵化新品牌上,三只松鼠曾尝到甜头。财报显示,2024年三只松鼠旗下品牌小鹿蓝蓝收入同比增长了35.01%至7.94亿元。这成为它如今持续发力新品牌的自信来源之一。
线下新业态
借助如此多元的品牌和产品,三只松鼠也正在向新业态———全品类生活馆发起冲锋。
三只松鼠在大会上介绍称,将推出面积约为500平米、选址在社区周边的全品类生活馆,店内涵盖了现制烘焙、现制熟食、生鲜蔬果、冷藏冷冻(含预制菜)、米面粮油、调味品、日化婴童、南北干货等品类,均为三只松鼠的自有品牌。按照计划,今年将开出20家全品类生活馆,首家预计今年6月开业。
三只松鼠在线下开店的野心不止于此。
本次大会上提及的另一个新业态是三只松鼠打造的一分利便利店。从品类来看,覆盖水饮饮料、鲜食、休闲零食、方便速食、粮油调味和日化等多个品类。其中,40%来自三只松鼠自有品牌,30%为行业大牌,以及20%网红单品和10%的区域特色产品。
一分利便利店采用的是加盟模式,并鼓励加盟者在传统便利店、社区超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根据三只松鼠在会上公布的招商信息,由于改造成本不高,投资一家一分利便利店的金额是投资传统便利店的一半(约20-25万元),并宣称最快6个月收回投资。
今年以来,一分利便利店已开出4家门店,均位于安徽芜湖,其中松鼠小镇店日均销售达到15000元。到年底,一分利便利店预计签约门店超500家,还将推出社区店、校园店、办公店、工厂店等多种店型。
“一个家庭的生活需要不能只吃坚果、零食、饮料,肯定需要日用的柴米粮油等等,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结合了过去的沉淀、打造品牌的基因,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于是有了这么多品类,我们也有零售门店在承接。”章燎原说。
随着这些新业态的落地,意味着眼下的三只松鼠正在不断拓宽自身的边界,向综合性零售巨头发起挑战。三只松鼠的此举并非孤例,而是零食品牌向 “生活消费平台” 转型的缩影。当传统零食赛道陷入存量博弈,拓展家庭消费场景成为品牌破局的共同选择。
“卷能力”
如此雄心勃勃的业态扩张背后,如何保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与成本竞争力?答案或许藏在三只松鼠的供应链之中。
三只松鼠称,发展至今,公司在东区(安徽弋江、无为)、北区(天津武清)、西南区(四川简阳)等地建立全品类集约供应基地与自主制造基地。
不仅如此,三只松鼠还正打算补齐华南区域的短板,将在“东区、北区、西南”后再添“华南”供应链基地。此外,三只松鼠还试图把供应链触角伸向海外,拟在东南亚建设工厂。
此次大会上,章燎原表示,“在制造领域,(未来)三只松鼠将会有超30座工厂拔地而起。”此外,公司正在面向全行业,选择合作伙伴,通过合资或者并购的模式,与供应商伙伴深度绑定。
在章燎原的构想之中,品类、零售终端都只是手段,三只松鼠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超级供应链公司。“我们看起来像品牌公司,又看起来像零售公司,现在看起来是搞供应链的公司,所以不要分边界,所有都是手段,目的是怎么做才能让消费者买到又好又便宜的东西。”他说。
他认为,“中国必须有中国的硬折扣模式,而且中国硬折扣模型下的供应链会比国外的更深。”
这些信心,源于章燎原对本土供应链优势的洞察。“中国是制造业的强国,(供应链)已没有什么壁垒,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去改变这些产品的品质,调整配方、风味等,中国供应链处于一个应用落地的大爆发时代。”他说。
当供应链的成熟度打破了技术与成本的壁垒,企业的核心竞争维度会从单纯的“卷价格”,升级为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响应能力。对三只松鼠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随着供应链规模的持续扩张,三只松鼠也有望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章燎原表示,“三只松鼠布局了很多工厂,我们的供应链是向社会开放的,假设我们在奥乐齐门店旁边开了一家店,我们可以是竞争关系,也可以是合作关系。”
“当一个公司这样做的时候,就是一个开放型的公司,才有可能在未来做得更大。如果我们延续过去坚果+零食和线上为主的渠道,(营收)100亿就到顶了。企业不进则退,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他补充道。
MINI CEO
在章燎原关于三只松鼠的 “重生” 叙事中,和品牌扩张与业态创新一样,组织架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他在大会上表示,去年公司摆脱了电商时代的组织惯性,去掉传统管理的科层制,改为网络型组织管理,以动态化响应市场需求。
比如,改革之后,取缔了部门、审批和打卡;创新地设置了MINI CEO岗位 。
根据三只松鼠介绍,所谓MINI CEO,本质是直接赋予自主决策权。这些MINI CEO在孵化新品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包括新品研发方向、供应链选品、营销资源分配等,以 “业绩说话、成果说话”,打破 “层层汇报、等待指令” 的传统模式。
这一职位也没有什么年龄限制。章燎原对小食代表示,“在三只松鼠,有年轻毕业生到三只松鼠工作1年后就成为MINI CEO,也有之前三四十岁的员工现在老树换新芽成为MINI CEO了。”截至目前,三只松鼠共有508个MINI CEO。
这种变革的动力,源自三只松鼠在过去3年“至暗时刻” 的自救经验。当传统电商流量红利见顶,三只松鼠意识到必须激活个体创造力,以穿越市场周期波动。“一个真正良好的企业,不是自上而下安排你去做,而是自主去做,这样才能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章燎原说。
当508个MINI CEO带领着他们孵化的新品牌们,以全品类生活馆和一分利便利店等作为载体,向奥乐齐、盒马等巨头发起挑战,这场关乎供应链深度、组织活力与品牌张力的较量已然打响。而中国零售行业的这场大戏,或许正随三只松鼠这场 “战略突围” 撕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