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界“最神秘家族企业”完成交班!年卖90亿颗润喉糖,去年在中国吃下更多份额,利口乐是如何造富的?

作者:潘娴(原创)

“我并不想被排到富豪榜上,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公司。”Felix Richterich说。

这句略显“凡尔赛”的话,出自带有“神秘色彩”的利口乐(Ricola)第三代传人之口,将其捧上瑞士富豪榜的生意简单得出乎意料——只有一种同名润喉糖。相比之下,同为糖巧界“老钱”的玛氏、费列罗,产品组合要丰富得多。

但这不妨碍利口乐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仅靠一款单品,这家瑞士家族企业已传承近100年,并长年稳居草本植物糖全球第二,与排名第一的亿滋荷氏品牌差距逐渐缩小。每分钟卖出超17000颗糖果的它,还会毅然回绝时不时抛来的收购“橄榄枝”。

最近,这个糖果品牌“造富神话”进入了新阶段。代表家族大权的董事会主席一职被移交给第四代成员,利口乐也正谋求在其亚洲最大市场中国吃下更多份额。截至发稿时,小食代通过多方查找,均未能联系到利口乐官方对本文发表评论。

下面,我们来一起解构下它的“财富密码”。

专注

利口乐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1930年,面包师兼糖果师Emil Richterich在家乡瑞士小镇劳芬(Laufen)创办了一家小型草本糖果厂,随后发明了独家配方的利口乐润喉糖——一种混合13种草本植物制成的糖果。

在公司迈入18岁成年时,利口乐(Ricola)品牌正式诞生,其中Ri取自家族姓氏、co代表公司、la代表起源地劳芬。在第二、三代传人操持下,这家瑞士中小型企业推进全球化扩张,拓展欧洲、亚洲、北美等新市场。

近日,利口乐宣布由第四代成员Raphael Richterich担任集团新任董事会主席,接替其父亲Felix Richterich。

在糖果行业,利口乐是“小而美”的存在,它没有走玛氏、费列罗等家族生意靠收购不断壮大和多元化的路线,由始至终专注在润喉糖这一个赛道,并已跻身行业头部。

小食代从欧睿国际处拿到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草本植物糖果领域,按零售额算,利口乐在2019~2024稳居行业第二,份额稳步上升,与排在第一的亿滋荷氏(Halls)差距逐渐缩小。

根据瑞士商业媒体Bilanz评选,2024年,时任利口乐董事会主席Felix上榜瑞士最富有的300人,排在246位。该公司每年生产90亿颗糖果,若按全部产量粗略推算,相当于每分钟卖出超17000颗润喉糖。

资料显示,到2022年,利口乐已进入超50个国家与地区,前五大市场依次为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

虽然已经走向全球,利口乐身上仍带着瑞士制造的烙印:坚持只在瑞士生产、所用香草均产自瑞士山区并按该国有机农业标准Bio Suisse种植。这些标签令其与瑞士品质所代表的高标准、深厚历史底蕴、匠心工艺深度捆绑。

瑞士制造+独家配方,也成就了利口乐最深的护城河。

如何提取和混合(13种植物)活性成分是我们的秘密。公司创始人Emil Richterich花了很多年研究,确切配方只有500名员工里的极少数人知道。在2020年的一次采访中,利口乐首席执行官Thomas Meier表示,没有对手可以真正模仿出利口乐糖果。

但恰如一枚硬币有两面,润喉糖的成功光芒也困住了利口乐。

这家低调的家族私营企业不会定期披露业绩,上一次公布销售额还是2018年。当时,利口乐全年销售规模为3.39亿瑞士法郎。另据瑞士媒体引用第三方数据,利口乐2023年销售额预计3.5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30.44亿元)。

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是利口乐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据其全球官网,利口乐产品仅有润喉糖和草本茶,但茶在公司有关报道中鲜少被提及,显示出润喉糖为其绝对主力业务。

事实上,利口乐并非没有尝试多元化,但至今未能复制出又一个如润喉糖般的成功,这部分要归因于其谨慎的创新心态。

比如,该公司曾尝试推出一款草本饮料Herbling,进军庞大的即饮饮料市场,但却选择以众筹到足够金额再落地的方式去做。最终,这个项目因未达到筹资目标而流产。有分析认为,对不缺钱的利口乐来说,用这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推新品就像出于“对潜在失败的自我保护”。

传承

尽管只有润喉糖能打,但做深做透一个细分品类,还是令利口乐颇具吸引力。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草本植物糖果市场规模为64.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1.35亿元)。

其前董事会主席Felix Richterich曾透露,该公司时不时会收到收购要约,但其希望能保持家族私营的状态,令公司、品牌、员工稳定发展。

(收到邀约)既不是烦恼,也不是荣幸,如果你有一个好品牌并取得成功,总有大公司和投资者对你感兴趣。他说。

利口乐第三代掌门人Felix Richterich

虽然这间家族企业向来作风低调,但它也有着做大做强的野心。和不少家族企业想法一样,利口乐也希望引进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的职业经理人来打理生意,同时保留家族成员的战略性参与,以传承与守护家族企业的价值观。

但在这种治理模式的搭建上,利口乐不算一帆风顺。

2004年,利口乐聘请非家族成员、在公司任职多年的Adrian Kohler担任首席执行官,由第三代传人Felix担任董事会主席。2011年,Kohler被曝自杀,去世前几天曾向董事会主动汇报了涉及约数十万瑞士法郎的违规行为,并被暂时停职。按照利口乐对此事的说法,有关金额“微不足道”,不会令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受到任何损害。

“Adrian Kohler的行为对我们来说仍然难以理解,”Felix当时曾说,Kohler非常勤勉地成功管理了集团,“是我们所有人的好同事和好朋友。”

Kohler去世后,Felix回归执掌利口乐,直到2019年才从外部请来新CEO Thomas Meier。Meier曾在联合利华、瑞士莲等消费品公司工作,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瑞士莲度过,曾任瑞士莲中国总经理、亚洲总经理等职务。

利口乐集团CEO Thomas Meier

在Meier担任CEO快两年后,利口乐才将公司的战略与运营分离,家族成员只留在董事会中参与战略决策,日常运营交给以CEO为首、全是非家族成员的高层团队。

“利口乐的持续盈利增长、日益国际化和数字化转型,不断给集团治理带来新的挑战。”Felix当时说,利口乐一步步、慎重地搭建了上述架构。

在近日完成又一次家族权力交接后,利口乐董事会仍由第三、四代成员掌控。其中,董事会主席是Felix儿子、40岁的Raphael Richterich。董事会副主席是Eva Richterich,她是第三代成员,曾管理公司的营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工作。

Raphael Richterich(中)

除直接出任职务,利口乐其他家族成员也以不同方式参与公司事务,各司其职一定程度避免了争权的情况出现。比如在第三代成员Felix掌权时,他哥哥Lukas是利口乐控股公司Ricola Familienholding AG的总裁,他妹妹Ursula则管理着公司的香草花园。

在利口乐“家族接力”的新阶段,中国市场为其重点看好的市场。

很长一段时间内,利口乐中国生意都是由大昌洋行操盘,但2019年转变为自营,设立了由总部100%控股的中国子公司,负责营销、销售和分销工作。这有利于利口乐自身更快速、直接地掌控市场投入,及时响应趋势,同时减少中间环节以获取更高利润。

目前,中国是利口乐在亚洲地区最大的市场,2024年实现稳步增长,份额进一步扩大。

在中国,润喉糖所属的草本植物糖市场持续增长,疫情期间的消费习惯养成、市场产品创新等为驱动因素。

小食代从欧睿国际处拿到的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场规模为28.41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超48%。论零售额份额,利口乐2024年排名中国草本植物糖果市场第八,排在其前面的品牌包括亿滋荷氏、王老吉、潘高寿、念慈庵等等。

自2019年设立中国子公司以来,利口乐“刷存在感”的动作也变多了。比如,其品牌传播重点由润喉场景转向了更广阔的日常享用场景;线上与美食类、生活方式类KOL和KOC合作推广;今年在线下电梯及商场大屏等高势能点位投放代言人广告等。

“在亚洲,中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市场,那里具备良好潜力。”公司CEO Meier在去年采访中称。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