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娴(原创)
在中国市场,拥有爱他美、脉动、依云等品牌的达能又“报喜”了。
虽然近日饮料和奶粉行业都有巨头业绩预警,不过这家法国食品巨头今天下午发布的2025半年报显示,中国所在大区销售增速在集团内“遥遥领先”——爱他美所属的专业特殊营养板块录得双位数增长,脉动所在的饮用水业务同比增长6.3%。
在随后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达能高层提到,在中国市场,专业特殊营养产品在双位数的高基础上继续攀升,脉动再次实现强劲的销量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达能高层还高调预告称,该公司有不少收购项目正在推进,“许多公司都打电话来给我们,提出合作意向”。到底当中的“含金量”有多少?我们来一起看看。
最能赚的大区
根据达能最新发布的财报,今年上半年,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大区(以下简称为“CNAO”)销售额为20.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7.31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销量/组合增长11.9%,意味着该大区增长主要靠卖出了更多产品拉动。
在第二季度,CNAO大区录得销售额10.8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9.58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销量/组合增长13.2%。
利润方面,CNAO属于达能“最能赚钱”的大区。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大区录得经常性营业利润6.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43亿元),经常性营业利润率同比上升12个基点至30.7%,利润规模及利润率均排在所有市场之首。
分板块来看,在CNAO大区,爱他美、纽康特等所属的专业特殊营养增速最快,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12.9%至1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3.64亿元),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5.5%至7.0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8.4亿元)。
达能首席财务官Juergen Esser在会上指出,中国市场对专业特殊营养产品的需求持续强劲,增长主要由爱他美奇迹Essensis系列拉动,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达能婴幼儿奶粉持续增长,离不开龙年生育大潮拉动奶粉市场回暖,带动销量提升。
Esser说,今年初,中国的一段婴幼儿奶粉市场已恢复增长,增长势头和预期一样正逐步向二段产品延伸。“一段加二段合计占整个(婴幼儿奶粉)品类的约三分之二。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个品类下半年仍将保持向好。同时,中国正为长期提升出生率加大育儿补贴力度,我们也期待相关政策逐步显效。”
另一方面,达能奶粉高端化战略所导致的产品结构升级,也催化了增长。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在华扩展主力品牌爱他美的超高端系列,先后导入了奇迹系列、至熠系列。
小食代留意到,达能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在上述会议中指出,除了出生率回升及一段奶粉用户向二段自然过渡,公司商业模式愈发强劲也是拉动业绩的重要原因。
“这个模式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叠加。首先,我们的奇迹系列持续发挥极佳效果。我们不断前行并持续赢得份额,这归根结底靠两点,一是极其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卓越的品牌力,二是在渠道执行上的极度自律与精准。我们对库存的精准掌控始终稳健。这一优势已延续多个季度,并在本季度带来了很好成果。”盛睿安说。
在婴幼儿奶粉高增长的同时,达能专业特殊营养的另一员“大将”医学营养品也有不错表现。
Esser谈到,达能中国的医学营养品在婴幼儿及成人两端均需求旺盛,尤其是儿童过敏相关产品,这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目前,该业务正加大力度拓展院内及院外的分销网络。
盛睿安则透露,在中国,达能医学营养品不仅在医院内支持患者,也将服务延伸至他们生活的社区。“我们正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更多元的场景,覆盖生命不同阶段。随着我们在协同渠道持续扩张、减少对大众零售的依赖,我们的模式韧性不断增强”。
看完专业特殊营养,再来看看脉动所在板块。
今年上半年,在CNAO大区,饮用水业务录得销售额4.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91亿元),同比增长7.7%,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6.3%至2.6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31亿元)。由于脉动贡献了这一板块绝大部分生意,因此这些数字也大致相当脉动期内表现。
“脉动继续表现优异,再次实现强劲的销量增长,这得益于功能性饮料细分市场的持续发展。”Esser说。
今年以来,脉动在中国凭借创新锚定多个饮用场景,强化与年轻群体联结。春季,该品牌推出了脑洞大开的“青草味”限定产品,深挖露营、旅行等户外场景。进入夏日旺季,脉动+电解质水携手现象级手游IP“原神”推出联动产品,主打运动场景的补水需求。
收入超1100亿
再来看看达能整体情况。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4.2%至137.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39.31亿元),其中销量/组合上升2.6%,定价上涨1.7%。第二季度,达能销售额同比增长4.1%,其中销量/组合上升3.2%,定价上涨1%。
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达能录得经常性营业利润18.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0.22亿元),同比增长3.7%;经常性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49个基点至13.2%。
在达能今天公布了好于预期的第二季度业绩后,其股价于周三早盘交易中大幅上涨5.91%至70.22欧元。
“我们以强劲表现开启了新一年,体现出高质量增长的动力,也彰显了达能产品组合的实力与韧性。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我们保持了这股势头和抗压能力,这在所有关键指标中清晰可见。”盛睿安在今天会上说。
他进一步指出,尤为重要的是,达能增长结构非常均衡,叠加严格的财务纪律、扎实的执行力以及卓越的运营效率,推动经常性运营利润率提升。同时,在资产剥离影响逐步消除的背景下,基础利润也实现增长。
这也体现出达能战略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在2022年公布的“Renew Danone”战略中,该公司将重点放在四个方面:恢复核心品类和地区的竞争力;在细分市场、渠道和地域有选择地扩大影响力;积极培育未来增长机会;积极推动业务组合轮换。
在中国市场,达能将重点放在了投资加码婴幼儿奶粉及医学营养品、修补脉动。同时,该公司也撤出了雅士利和与蒙牛的酸奶合资公司。
随着该战略第一阶段结束,达能增长开始重拾势头,“Renew Danone”在去年开启第二阶段,策略包括加速发展医学营养品、加码肠道健康与蛋白质产品、以“更积极”的姿态再次开始收购等等。
“一年前,我们向大家展示了‘Renew Danone’第二个篇章,当时明确了几点:第一,我们已经变成一家截然不同的公司——以健康为核心、以科学为基础、以执行力为驱动;第二,食品行业已处于转折点,而我们相信市场未来趋势正朝我们走来。”盛睿安称,达能将加倍投入“Renew Danone”的根基,进一步推进业务转型,持续创造多重价值。
根据他的说法,如今,这场以“转向、拓宽、扩张”为核心的转型已初现雏形,并开始以突破性创新赢得新的增长点。“在从未如此动荡与不确定的世界中,我们的品类——那些驱动增长的品类——一边持续跑赢市场,一边完成自身的转型”。
“很多公司来电”
小食代留意到,在今天会上,并购成为分析师关心的话题之一。
在此前完成一轮资产出售后,达能去年以来已公开进行四笔收购,均是围绕其圈定的重点业务,包括医学营养品企业Functional Formularies、居家护理和营养品公司Promedica、面向肠道健康领域的生物制剂公司The Akkermansia Company(TAC)、美国营养品企业Kate Farms。
盛睿安今天表示,自己对近期宣布的两个收购项目TAC、Kate Farms十分满意。
“事实上,昨晚我刚和Brett(Kate Farm 负责人)共进晚餐,我们可以携手做的事简直会令人惊叹,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此外,TAC体量虽不大,但完全符合我们的战略,即在关键领域实现差异化布局。”他说。
而谈及并购计划,盛睿安承认,确实有不少“令人兴奋的”项目正在推进,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显然,我们不会就此止步,目前储备项目健康且丰富,涵盖我们聚焦的领域。”他指出,虽然并购并非一门精确科学,但有一点非常明确,达能对并购标的储备的管理既严谨又积极,原则是必须在战略层面、财务层面都说得通,两者缺一不可。
“我们正全力推进若干项目,至于具体何时揭晓——只能说,这不会像瑞士钟表那样准时(注:指交易存在不确定性)。”盛睿安说。
对于达能最新业绩,外电也给予了不少关注。
今天,法国回声报引述达能首席财务官Juergen Esser表示,该公司证明以健康为中心的产品组合能带来比行业更快的增长。他又表示,欧盟与美国最近达成的贸易协议不应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基本上达能都在市场当地生产产品。在谈及收购时,他指出:“总的来说,我们对所有与肠道健康和蛋白质相关的项目都感兴趣。” 他补充说:“许多公司都打电话来给我们,提出合作意向。”
费加罗报表示,达能上半年净利润下降近15%至10.4亿欧元,这主要是资产减值,但同时也凸显了其销售量的增长。报道引述Juergen Esser说,营业利润率在上半年从12.7%增长至13.2%,“与业内其他公司相比,这是一个非常稳健的表现”。
该报道又指,通过收购Kate Farms,达能迈出了进军美国肠内营养(通过医院管饲)领域的第一步;通过收购专门研究旨在减少肠道炎症的新一代生物制剂企业TAC,达能将能够很快将相关工艺应用于专业特殊营养产品以及酸奶。
彭博今天指出,达能股价创下三年来最大涨幅,该公司的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超出分析师预期。自2021年初以来,其每个季度的销售额都超过了预期(注:大部分时间都在达能现任CEO领导下)。最新业绩为CEO盛睿安的复苏计划争取到又一张信任票。彭博又引述分析师称,在达能最新财报中,中国专业特殊营养增长是一个关键驱动力。该品类在CNAO大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 15.5%,远远超过分析师预期的增长 8.4% 。
路透表示,达能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这得益于中国市场对婴儿奶粉和医学营养品的强劲需求。此外,达能现金储备在去年年底创下新高,该公司一直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以加强对健康和科学领域的关注,并增强应对关税不确定性、消费者信心疲软等动荡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