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CEO王云安:茶饮终局是“得复购者得天下”,外卖大战下策略是要保堂食,早餐项目将很快落地,总店数要冲2万家

作者:潘娴(原创)

外卖大战,不断地扰动着茶饮行业。

小食代留意到,在昨日举行的财报发布后召开的业绩会上,古茗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王云安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受外卖大战拉动有限。当第三季度平台竞争加剧时,古茗并未激进地跟进,而是拥抱堂食,“我们(上半年)堂食同店依旧是十几个点的增长”。

此外,古茗高层也在会上谈到了2万店目标、出海时间表、早餐与咖啡等品类延伸等话题。

根据古茗昨日发布的2025年中报,上半年,其实现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经调整核心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11.36亿元,同比增长49.0%;门店总GMV为140.94亿元,同比增长34.4%(注:在加盟模式下,GMV用于反映整体门店商品销售额)。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拥抱堂食

出于对补贴退潮后冲击的担忧,古茗在外卖大战中保持谨慎。

“进入7月份,我们公司的策略还是选择拥抱堂食。”王云安说。会上,他并未分享刺激堂食的具体举措,但该公司上半年曾用低价新品为堂食引流。比如,其上市的“鲜活柠檬水”仅售3元,低于蜜雪冰城柠檬水的4元,新品不支持外卖点单。

在解释谨慎参与的原因时,古茗首席财务官孟海陵表示,主要是担心补贴退潮后利润率持续降低

“在外卖大战里,其实这个行业绝大多数的加盟商利润率是下降的。但因为量大了,有一定的经营杠杆,造成了总体(利润)是升高的。对此我们非常谨慎,尤其是当增量后面没有那么大了,但是利润率持续降低的话,可能会造成一些反面影响。”他说。

古茗持谨慎态度的另一原因,或许与维护价格心智相关。目前,该品牌客单价约为15元,属于中端价格带。如果积极参与外卖大战后又面临补贴退潮,其品牌价格心智可能被击穿,也为复购率、门店模型带来了潜在影响。王云安认为,在外卖大战中,定价越低的品牌相对受益会更大,但长期而言也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奶茶跟其他商品不同,它属于高频复购的商品。如果你前期能吸引用户,但后续吸引不了,就会高开低走。”王云安说,现制茶饮行业的终局是“得复购者得天下”。古茗更看重最终能否保持好竞争力,赢取更大市场份额。

按照其高层说法,对外卖大战有所保留的古茗,从中分享到的红利也有限。王云安表示,7月力度最大的活动为周六“0元购”。而古茗周六订单量在200万~300万单之间,每笔订单收益四五块钱,所以对整体实际收入的影响有限。

此外,对于外卖大战是否会拉高比较基数令明年业绩承压,古茗也给投资者“打了预防针”。

孟海陵表示,古茗未来将有一系列举措提升单店销售,尤其是堂食业绩。我们能承诺的时候,肯定会去尽力想办法提升单店或者同店增长,但确实没法保证在今年高基数的情况下,明年单店或同店还能进一步增长

2万店目标

会上,古茗的门店扩张计划也备受关注。

不同于许多已全国铺开的品牌,古茗仍坚持特定区域加密的开店策略,每年新开拓1~3个省份。公司招股书显示,其大部分门店位于华东及华南的八个省份,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这些省份占其84%GMV。

尽管仅聚焦部分区域,古茗都已成为中国门店规模第二大的茶饮连锁。如果进行全国扩张,这无疑为古茗成长性打开了巨大想象空间。在会上,古茗高层对开店规划的回复颇为谨慎,也因此引得分析师接连提问。

据王云安透露,古茗今年的省份扩张保持原有节奏。大部分新店集中在已有市场开出,二线及以下城市、县镇区域的门店比例在增加。此外,今年的老加盟商开店比例高于新加盟商,主要是为保障老加盟商利益,倾向于部分新店交由老加盟商开。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门店数量为11179家,同比增加17%。而根据孟海陵给出的最新数据,古茗门店数已超12000家,今年迄今的净开店已超2100家,进度超越了年初指引。

王云安表示,古茗今年已签约的新店超过3000家。虽然并未透露短期开店数量,但其表示,明年开店数量不会低于今年,总店数将接近2万家。孟海陵则补充道,2万店目标“大概率应该是在后年达到”。

“我们扩张就一个原则,保障现有门店持续健康的前提下,才可以扩张。如果我们认为组织能力驾驭2万家店有问题,也会慢。但从组织今年整个调整来看,我们对于未来能驾驭2万家店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孟海陵说。

王云安则表示,古茗能否撑起2万店的关键有两个,除了提升门店经营效率的能力,如数字化、设备,剩下的就是组织能力。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最后开了一个倒车或走了一个下坡,很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组织人才梯队的搭建(不完善),以及内部组织经营效率在下降。所以这块我们一直很重视,包括上半年我很多的工作精力都投入在这些方面。” 他说。

在一批茶饮咖啡纷纷进军海外的当下,古茗“出海”计划也备受关注。此前,该品牌在意大利开出了少数门店“试水”,但后续未再有更确切的出海行动。

对此王云安表示,古茗已在筹划出海,但并无具体时间表。“出海是机会也是挑战,但是机会并不像报道说的那么乐观,因为餐饮跟消费品出海有很大差异,要求比较复杂,而且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差异也很大”。 

孟海陵则补充道,出海并非古茗短期优先事项,关于出海是不是红利,我认为可能目前泡沫更大,因为国内还处于热血竞争过程中,出海到底是不是机会更大,我持疑问态度

对于古茗出海的保守态度,一位从事餐饮多年的人士认为,这或许与其面向海外的供应链、组织能力未成熟有关,尤其是古茗主打的鲜果与冷链体系在海外从零开始的自建难度较大。

“出海确实是大趋势,有些品牌选择和当地有资源的加盟商合作,单纯提供配方、品牌运营的方法论,但企业没有有效发挥系统化赋能作用。短期内品牌可能会一炮而红,但很难赢得长久。”他说,“出海不是只让当地加盟商自己玩就行,公司要建立好从人才培训、物流、门店设备等一系列基础去支持。”

新增量

除了门店规模与单店销售提升,古茗也寄望靠新场景、新品类获取增量。

在新场景上,该公司透露下半年将进入早餐场景。王云安说,该公司早餐项目已完成测试,将会很快落地,此前测试早餐的门店业绩也取得了显着增长,“因为我们以前早餐时段是没业绩的”。

尽管古茗并未透露早餐项目的具体内容,但这很可能是推出烘焙产品。

小食代留意到,今年,社交平台有多位网友发布了古茗早餐烘焙的帖子。在点餐界面,古茗新增了专门的“烘焙·小轻食”系列,里面既有贝果、帕尼尼这类在Tims咖啡、肯德基里常见的早餐食品,也有大福、半熟芝士、巴斯克芝士蛋糕这类更匹配下午茶场景的甜点。

一位古茗前员工告诉小食代,该公司内部前几年就提出过早餐战略,希望填补空白时间段,当时做法是进军与茶饮相邻的咖啡品类。“烘焙类产品的设备、人员配置要更复杂一些,当时古茗店普遍很小,一来不好加设备,二来没那么多人手操作”。

至于咖啡,这在古茗体系内成为一条独立产品线。截至2025年6月中旬,古茗现磨咖啡已覆盖超7600家门店。为推广咖啡,古茗今年还官宣了吴彦祖为古茗咖啡品质合伙人,并同步启动“全场咖啡8.9元”限时活动,涵盖拿铁、美式、果咖等全系列产品。

作为高频品类,咖啡被古茗视为完善饮品矩阵、提升单店营收、加强用户粘性与拉新的战略选择

以用户拉新为例,古茗进军咖啡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吸引下沉市场不爱喝小甜水的中年人群。“我们门店大部分在三四线,而三四线35岁以上人群其实有比较高的消费能力,但对过甜、过腻的东西是有点抵触的。”王云安说。

他又表示,拓展咖啡、早餐难点在于,一是控制好品类成本与品质稳定,二是让品牌建立起咖啡、早餐的品类心智。

从现有的咖啡项目来看,这两点也是古茗的拓展抓手。王云安称,在咖啡品类,目前有8000家店配备了专业咖啡机,咖啡产品获得市场广泛好评。同时,古茗咖啡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并展开了很多营销活动,打响知名度。

目前,我们的(单店咖啡日均销量)在6080杯,比去年下半年有了一个较大的增长,后续还会在咖啡上卯足劲去推进。王云安说。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