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咖啡中国前掌门人姜海英,在“快消圈”也有全新身份

作者:潘娴(原创)

曾经执掌雀巢中国咖啡业务的负责人,有了新动向。

今天,小食代从两位相互独立的消息人士处了解到,姜海英的“下一站”为百事大中华区饮料首席营销官。这意味着,百事可乐、美年达、七喜、纯果乐等品牌将迎来新的营销“操盘手”了。在中国市场,饮料也几乎是百事公司的“半壁江山”。

下面,我们来一起关注下。

营销

资料显示,无论是饮料还是营销领域,姜海英都有着丰富经验。

小食代从公开资料获悉,姜海英职业生涯始于宝洁营销,也是参与建立宝洁中国电商业务的首批员工之一,在这家“快消黄埔军校”工作超过十年。离开宝洁后,她先后从事过保健品、咨询行业,并于2022年底加入了雀巢中国,历任糖果和冰淇淋业务负责人、咖啡业务负责人。

今年7月,姜海英从雀巢中国离职,决定在该公司之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当时,雀巢方面对她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姜海英任内以丰富的业务经验极大地推动了糖果、冰淇淋及咖啡业务的发展,重新塑造了脆脆鲨品牌的定位、产品结构及增长策略,将其成功转型为脆零食品牌,成为大中华区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在她任内,脆脆鲨由单一的巧克力威化饼品牌向更广泛的零食品牌转型,推出了薄脆饼干、曲奇饼干、植物脆、冰淇淋等新品,进一步扩展产品线。过去多个季度,脆脆鲨也被“点名”是促进雀巢中国增长的动力之一。

此外,她任内也负责将雀巢与亿滋合作的奥利奥品牌冰淇淋引进中国市场,并连同电商重启、餐饮业务拓展,及协同脆脆鲨品牌一起推动冰淇淋业务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离开雀巢中国前,姜海英管理的咖啡在公司是最具代表性的业务之一,以速溶、即饮为主。

根据雀巢去年在一个全球投资者会议上的演示资料,大中华区在雀巢咖啡业务中的占比约为4%。也就是说,粗略估算,雀巢中国咖啡业务的2023年收入约为9.6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79亿元)。

在掌舵雀巢中国咖啡期间,姜海英切实推动了全球策略落地。

她曾指出,在健康刚需化以及分类多元化趋势下,雀巢咖啡通过本土化创新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与品类拓展,为中国市场提供全场景适配的高品质咖啡需求,但同时也讲求聚焦,在创新上面会做一些更大的、少而精的创新项目。

以即饮咖啡为例,雀巢中国今年曾推出两款PET瓶装新品——生椰拿铁、桂花龙井拿铁,灵感均来自由中国咖啡连锁市场孵化出来的爆款口味。此外,雀巢咖啡即饮罐装产品线今年也进行了精简,由原有的三款产品重新整合为“浓醇拿铁”与“原醇香滑”两款,产品特性变得更鲜明。

引擎

为加速饮料业务的发展,百事公司自今年起启用新的运营模式,包括设立一个国际饮料大区(International Beverages Region),把所有国际特许经营饮料运营单元整合到一个端到端单一管理的结构之下,包括中国市场。

自2012年以来,百事饮料在华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合作方为康师傅。其中,康师傅负责生产、销售和分销,百事公司负责品牌管理、产品研发和营销。可以说,营销部门在百事中国的饮料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食代介绍过,在上述架构落地后不久,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饮料已任命公司元老姚炜炜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她同时兼任百事公司国际饮料特许经营总裁。而姜海英的加入则是又一次高层调整。

作为业务发展的关键一环,百事饮料中国营销今年也有不少大动作,通过精准洞察年轻消费者需求,以跨界合作、创新体验与联名等方式,加强品牌与目标消费者的持续、深度连接。

比如,随着位于上海的中国首家乐高乐园开业,百事就作为“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饮品供应商”深度参与乐园餐饮生态构建,通过空间叙事、体验共创与产品创新,重新定义了食品饮料在家外消费场景的价值逻辑,包括将饮品站设计为乐园叙事的重要部分、引入智能互动式定制设备、推出园区限定口味等。

为与年轻消费者沟通创造与众不同的触点,百事可乐跨界科技领域,先后推出了品牌人形机器人——“百事蓝宝”、 “百事酷宝”,具象化“渴望就可能”的品牌精神,鼓励年轻一代借助先锋科技与未来想象拥抱更多可能。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竞争力,也为中国市场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事先准备好的一份三季度业绩发言稿中,百事公司高层透露,尽管当季某些市场受恶劣天气影响,但国际饮料业务整体表现良好,第三季度实现了6%的有机收入增长,年初至今实现了8%的增长。

第三季度,百事国际饮料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巴西、阿根廷、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埃及、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市场。年初至今,该业务在墨西哥、巴西、危地马拉、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波兰、澳大利亚、中国、韩国、泰国、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的市场份额均有所增长。

“通过与特许经营伙伴的密切合作,我们成功提升了饮料业务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上述发言稿提到,年初至今,百事碳酸饮料在三分之二的主要市场实现了份额提升。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