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娴(原创)
“如果不在中国市场立足,就等于放弃了这座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的宝矿。”Alberto Zanata告诉小食代。
Alberto Zanata是伊莱克斯商用集团全球CEO,他执掌的公司扮演着众多米其林餐厅、五星级酒店、世界头部咖啡连锁品牌及国际高端餐饮集团的“幕后功臣”,当中包括在中国已达万店规模的餐饮连锁。
作为全球头部商用电器生产商,伊莱克斯商用集团(Electrolux Professional Group,下称伊莱克斯商用)主要销售厨房设备、洗衣房设备。从炉具、冰箱、洗碗机、食品加工设备到洗衣机、脱水机、烘干机,这些产品如同一块不可或缺的“拼图”,为其客户的运营提供支持。
“对我们而言,中国市场非常重要。”Alberto透露,为适应这一快节奏市场,该集团已在此完成一场涵盖组织架构和本土生产的全面转型。
近日,在伊莱克斯商用的中国总部开幕之际,小食代与该集团全球CEO Alberto Zanata、亚太中东总裁Richard Flynn、大中华区商务总经理Nana Shen进行了单独交流,探讨他们如何紧跟“中国速度”,并捕捉餐饮连锁这一最大机遇。
在华版图
相比这家To B企业,它名字中的“伊莱克斯”或许更为人熟知。
伊莱克斯是历史过百年的全球电器商,在中国是高端家电代表之一。2020年,伊莱克斯完成拆分To C家电、To B商用设备业务。由此,伊莱克斯商用成为一家独立运营的上市公司,目前全球已有上千个商用厨房系统采用该公司设备,每年为数百万名消费者用餐体验的背后提供洁净支持。
根据伊莱克斯商用的2024年年报,其业务覆盖全球110个国家,去年净销售额为125.83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4亿元),营业利润12.31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亿元),均实现了多年连续增长。
去年,伊莱克斯商用大部分生意来自厨房设备,这一部分去年贡献了60%净销售额。就市场而言,中国为其亚太第二大市场,全球则排名第十三。
尽管中国业务占比不高,但在其高层看来,这恰恰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有30多年行业经验、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伊莱克斯商用工作的Alberto回忆称,他刚加入公司时,在中国,伊莱克斯商用所属的行业规模较小,但如今已跻身全球前三,增速迅猛。
该集团亚太中东总裁Richard Flynn介绍称,在中国,伊莱克斯商用的重点业务为洗碗机、烹饪用具。其中,洗碗机销售渠道有三种:餐饮连锁、项目型客户(如酒店、会所、学校及医院饭堂等)、出口。烹饪用具则专注于高端产品,主要面向四五星级酒店、高档餐厅。
“在西式快餐、中式餐饮连锁,大部分一线知名品牌都有使用我们公司的产品。”Nana说,目前,伊莱克斯商用是多个国际餐饮品牌在中国的长期设备供应商。
赋能餐饮效率
目前,厨房设备贡献了伊莱克斯商用中国区大部分销售,在华占比高于全球60%的平均水平。这一紧扣餐饮服务商的生意,也是该集团在此大力押注的增长机遇。
Alberto指出,在进入中国的很长时间里,伊莱克斯商用客户以豪华酒店为主,但市场风向从十年前开始变化。
“那时我们发现,(厨房设备)市场在增长,但不是由金字塔尖的五星级国际酒店推动,而是普通酒店和餐厅,尤其是连锁餐厅。所以我们扩大了客户范围,不仅服务豪华酒店,也包括餐饮客户。”他说。
如今,中国餐饮市场的热度仍在攀升。
Alberto指出,伊莱克斯商用一方面看好西式餐食的发展,如烘焙、炸鸡、汉堡,另一方面则是大批本土连锁的崛起,包括现制咖啡、中式快餐等。针对这些领域,该集团都有相应设备提供。
不难发现,伊莱克斯商用关注的几乎都是热门餐饮赛道。在西式餐食,肯德基、麦当劳、塔斯汀、华莱士等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现制咖啡在中国离触碰天花板仍有很长一段距离,瑞幸、库迪、星巴克等多个品牌仍在跑马圈地。至于中式快餐,老乡鸡、遇见小面等企业正冲刺上市,为开店储备资金。
“连锁渠道增长非常迅速,如何捕捉它们增长而带来的机遇,是我们一直很看重的。”Nana说。
然而,对这些餐饮品牌而言,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运营效率提升正变得愈发关键。这既受到了短期内餐饮消费注重性价比的驱动,也是连锁品牌长期致力于提升的能力。
因此,注重赋能运营效率优化,是伊莱克斯商用吸引餐饮客户的一大思路。
Richard透露,该集团主要从两个维度着手,一是开发多功能设备,令商家节约设备投入,“一机多用”也为门店让出更大空间来容纳消费者,帮助增收。二是推广更多自动化设备,如将需人手操作的炒锅替换成自动化炒锅。
“将更多功能融入一台设备,并降低运行成本,无论是人力,还是能源、水、洗涤剂用量等等,这就是我们应对餐饮趋势的方式。”Richard说。
他进一步强调,伊莱克斯商用高度重视研发,因为集团目标不仅要开发出满足当前需求的产品,还要更着眼于未来,通过引领前沿技术与趋势来巩固竞争力。
中国速度
不过,随着外资同行扎根中国、本土新兴玩家涌现,这家跨国企业也敏锐意识到,只靠产品力很难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关键还在于能否跟上“中国速度”。
“变化太快了”,这是Alberto和Richard对中国市场的一致感受,而他们对此也有各自独特的观察。
作为全球CEO的Alberto近几年都会来中国参加行业展会。他留意到,在欧美参展,一两年内展商阵容几乎保持不变。但在中国,一些去年还活跃的品牌今年已经消失,同时有新品牌迅速涌现。此外,一些本土餐饮连锁已靠快速扩张超越了外资“前辈”。
负责亚太及中东市场的Richard则提到了思维方式差异,“在欧洲,短期通常意味着一到两年,甚至可能是三年。但在中国,这可能指的是一周或一个月,虽然这么说有点过了”。
为适应节奏,“本土化”被伊莱克斯商用提升为战略核心,而这背后曾发生一场涉及组织架构、本地生产的全面转型。
“在中国,速度是我们提升竞争力的首要任务。”Richard说。
在组织架构上,2022年7月,伊莱克斯商用启用新运作模式,加强对五大事业部的授权,由各事业部独立负责产品开发和生产、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各项职能。
通过上述调整,中国团队获得了独立决策权,并增设研发、生产、采购等职能部门。此外,该集团任命本土经理人Nana担任大中华区“一把手”,全权负责在华战略制定。
“即使我已经提高到访中国的频率,也不可能了解所有事情。Nana对本土市场的掌握,无论是经销商与分销商的运作模式,还是客户需求,都比我深刻很多。因此,赋权本土团队至关重要。”Alberto说,目前,该集团在中国的员工100%为本土人才。
在本地生产上,伊莱克斯商用正持续扩大产品线范围,从最初的洗碗机拓展至厨具、洗衣设备、零配件。目前,该集团在上海拥有一座生产基地,该资产来自其2015年收购的本土洗碗机生产商威顺(Veetsan)。
Nana表示,这项举措提升了本土研发与创新落地的速度,也令产品更能贴合客户需求,包括性能、保障交付期限、设备成本优化。目前,该集团不仅销售标准品,也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配备本土研发与生产能确保更快速地响应。
Richard则补充道,本地生产带来了成本优化空间,这令伊莱克斯商用能开发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线,挖掘下沉市场和小型客户的增量。
展望未来,伊莱克斯商用旨在发挥“国际经验+本土速度”的力量,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正努力将欧美专业技术积淀与中国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相融合,汲取两种文化与工作方式的精华,并持续加大在华投资。我们坚信,精准满足当下及未来需求,是一家企业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Alberto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