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娴
百威正努力抓住啤酒界的“新鲜风口”。
小食代注意到,据《资阳日报》日前消息,在资阳市食品饮料企业发展座谈会上,百威方面分享了一个名为“当日鲜啤”的创新销售模式,曾实现“从生产线下线,到宴会现场开瓶畅饮,全程不超过30分钟”。该报道形容,该模式打破百威中国三十年销售常规。

对百威而言,这是颇具开创性的尝试。上述报道提到,“当日鲜啤”不仅打破了百威中国三十年销售常规,在百威全球市场也属于首创。
下面,我们来一起围观下这家啤酒巨头的新想法。
“极速配送”
从百威“当日鲜啤”模式来看,配送快为核心要素。
根据上述报道,百威创新销售模式源自Keeway易行时代一场大型活动的特殊需求。资阳市商务局推荐百威啤酒作为活动指定用酒,而活动方提出了“当日产、当日送”的要求。
“传统模式下,啤酒从工厂到终端至少需半个月,要实现当日鲜送,必须重构供应体系。”报道引述百威(四川)啤酒有限公司企业事务经理谢泽薇称,这一突破极具挑战。为此,企业迅速联动生产、销售、物流部门,敲定“生产下线即装车、直送客户现场”的闭环模式。
在报道中,这被称为“专为资阳团购客户定制的极速配送模式”、“30分钟从产线到餐桌”。至于由“当日鲜啤”配送的产品体验,有人评价是“极致的口感和新鲜度无与伦比”。
试水获好评后,百威将“当日鲜啤”模式在资阳进一步推广,供应了爱乐慕集团在当地主办的大型论坛。11月13日,百威还接到成都茶百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当日鲜啤”订单。
上述报道还称,目前,“当日鲜啤”销售模式已被纳入百威华西区推广计划,未来将在其他工厂逐步复制。资阳市相关部门也正计划加大宣传,将“当日鲜啤”推荐给更多本地酒店。

重视即饮
对百威而言,“当日鲜啤”模式既能回应自身工作重点,也是踩准行业潮流的选择。
比如,巩固即饮地盘优势。当啤酒渠道格局重构,以夜场、餐厅为代表的即饮渠道收缩,便利店、即时零售等非即饮渠道增速更快。在此背景下,百威加大了对非即饮的资源投入,同时在努力捕捉即饮新机遇。
小食代介绍过,在今年第三季度,百威在中国的表现仍然疲弱,即饮渠道(注:即夜场、酒吧、餐饮等渠道)及业务布局延续低迷景况是主要原因之一。
“就即饮渠道而言,我们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改善,但我们还会继续投资于该渠道,因为它仍然至关重要,我们不能二选一。”百威亚太首席财务官Ignacio Lares曾说,百威正专注于其能掌控的因素,包括与分销商紧密合作,优化包装和产品组合等等。
尽管暂未清楚“当日鲜啤”具体规划,但根据上述报道,这一模式似乎瞄准了团餐式即饮场景,包括数百人规模的宴会与论坛,对夜场、餐厅等传统即饮终端形成补充。除此之外,“当日鲜啤”也提供了区别于常规瓶装或桶装产品的差异化体验,主打“新鲜牌”。
事实上,在啤酒消费掀起“新鲜概念”的当下,这一趋势也存在不同切入点。在对销售模式的创新之外,相关产品、渠道、业态也在蓬勃发展。
比如,包括青岛啤酒、珠江啤酒在内的品牌都在即时零售开设了品牌馆,主打“新鲜直送”、短保原浆啤酒等概念,也售卖普通啤酒。不过,这类品牌馆并非从工厂出货,而是从酒水前置仓发货。
线下专营店同样热闹。除了泰山原浆、鲜啤30公里这些由业内玩家推出的鲜啤店,也有跨界而来的餐饮连锁。今年10月,中国最大茶饮连锁蜜雪集团就以近3亿元收购了福鹿家,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品类。
今天,有业内人士向小食代分析指出,围绕啤酒新鲜度,销售模式或产品创新对工厂分布、供应链能力的要求都很高。以某大型啤酒企业为例,该公司仅在邻近工厂的市场推出了区域性鲜啤产品,因为此类产品受冷链运输、供应链配套等客观条件制约。

在华重点
“当日鲜啤”销售模式的特点,呼应了百威中国当下重点策略——依然看重即饮渠道,也强调通过产品创新、供应链能力升级来捕捉机遇。
在本月与小食代等交流时,曾经历跨国工作的百威集团中国区总裁盛锦华(Fabio Sala)说,与他工作过的许多国家不同,“变化快”是中国市场的一大特点,如何跟上节奏、令品牌与产品始终紧贴消费者需求成为主要挑战。
对于如何紧跟消费者步伐,盛锦华抛出的关键词之一是:夜经济。有数据显示,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正是啤酒消费高峰期。而包括餐饮、娱乐在内的夜经济支柱业态,恰恰对应了啤酒行业的即饮渠道,这占据百威中国约50%销售。
与此同时,百威中国也准备好加大投资了,创新、供应链都属于重点投资方向。
“中国消费者需求非常多元,我们希望尽可能满足他们,明年将在创新产品上会有重大升级。”盛锦华说,与此同时,百威将继续投资本土工厂,确保其在质量、创新能力、可持续方面都保持集团全球领先水准,并继续将全球专业知识运用到本土供应链中,为啤酒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