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在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供应链的效率与韧性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麦当劳中国以360平方米的展位规模、与11家核心供应商一道以中国“麦链”形式首次亮相,向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这家深耕中国市场的快餐巨头,正在通过“麦链”倡议重塑供应链生态。从“三脚凳”理念到“扎根中国,链接全球”的实践,麦当劳中国不仅加速本土化布局,更试图以供应链为支点,撬动全球市场的新机遇。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本土化与全球化并举
本届链博会上,麦当劳中国以“三脚凳”经营理念为根基,携手北京百麦、宾堡、九联、凯爱瑞、麦肯、三元食品、圣农、首农集团、泰森食品、太阳谷和顺新晖等11家供应商伙伴,以“扎根中国,麦链全球”为主题,联合展示了中国“麦链”上下游合作共赢,推动本土化发展、积极开拓“出海”机会的成果。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表示:“麦当劳中国的‘三脚凳’经营理念,强调品牌、员工和供应商三方紧密合作,“三脚凳”的三大支柱形成了稳固、长期的合作关系。麦当劳中国与供应商伙伴紧密协作,加速本地化发展。我们不仅见证了麦当劳餐厅数量的显著增长,更在供应链的本土化、数智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链博会,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绝佳的交流平台,与供应链‘朋友圈’深入互动。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和合作为引擎,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质量、效率与可持续性,更好地服务餐厅与消费者。”
自1990年在深圳开设首家餐厅以来,麦当劳中国深耕本土,2017年进入“金拱门时代”后,餐厅数量从2000多家激增至7100多家,2024年服务13亿人次顾客,预计2025年新增1000家餐厅。这一成就得益于“中国麦链”——一个深度扎根中国、链接全球的供应链网络。
早在1985年,麦当劳便开始在中国探索土豆本土种植,为1990年首家餐厅开业奠定基础。四十年来,"麦链"始终以"严选+共生"为核心理念,构建起由全球系统供应商与本土领军企业组成的多元化生态:合作超30年的供应商占比超10%,超10年的占比超50%,形成了一张覆盖土豆、鸡肉、蔬菜等核心品类的稳定网络。
数据印证着本土化的深度:2024年供应链采购量近80万吨,涵盖400多种食材,本土采购率超90%。麦当劳中国携手“麦链”伙伴推进战略性投资,2018年至今,共同投资超120亿人民币打造新产能。2024年麦当劳中国与供应商共同投资15亿建设的麦当劳中国供应链湖北智慧产业园正式启用,麦当劳中国供应链浙江智慧产业园也于今年启动建设。
在"麦链"的全球化版图中,"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标准"进化。通过分享麦当劳全球管理经验,中国供应商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更获得了"走出去"的机遇。例如,中国供应商生产的派和麦满分英式松饼,已出口至香港、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市场的麦当劳餐厅。近两年,麦当劳中国供应商每年向日韩等市场的麦当劳餐厅出口约8000吨薯条。
作为麦当劳供应商,青岛九联集团自2008年起已连续17年蝉联中国对日鸡肉出口量榜首。2025年,其鸡肉出口规模预计将达6万吨,创历史新高,约占全国鸡肉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出口市场覆盖日本、欧洲等地。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市场对动物福利要求极为严格,规定肉鸡必须100%非笼养殖。
据九联集团董事长王秀尊介绍,九联集团与麦当劳长达23年的合作中,正是麦当劳对鸡肉品质及动物福利的高标准要求,推动其始终采用100%非笼养殖模式。这种严格标准不仅锤炼了九联的管理水平,更成为其拓展海外市场的"信任背书"——当九联以"麦当劳供应商"身份对接国际客户时,合作信任的建立周期显著缩短。
“麦链”倡议:三大承诺
在本次链博会上,麦当劳中国联合上述11家供应商伙伴发布了“麦链”倡议,聚焦“深化合作共赢、建设数智未来、专注可持续发展”三大承诺,旨在携手打造面向未来的中国“麦链”供应网络。
承诺1:专注可持续发展,美好未来。麦当劳中国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供应链建设的首要目标,计划通过三方面举措推动全产业链节能减排:一是加速推进再生农业计划,目标在2028年前完成首个五年规划,实现四大行动目标;二是扩大绿色供应链实践,通过提升能源管理效率、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及强化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整体碳排放;三是严格遵循可持续采购原则,与供应商共同构建环境友好型供应链生态。
承诺2:深化协作共赢,全链协同。基于"三脚凳"协作理念,麦当劳中国将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共生关系。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全链路精益管理提升效率,严格把控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品质;2027年完成浙江智慧产业园建设,以"产业集群+绿色+智慧"模式打造标杆园区;同时增强供应链弹性,通过高效协同应对市场波动,助力业务持续增长。
承诺3:建设数智链条,标杆引领。在数字化领域,麦当劳中国提出"端到端智慧化供应链"建设目标,计划与供应商共建“供应互联、智慧物流、智慧餐厅”三大体系。具体规划包括:2026年全面完成"一箱一码"项目,实现食材从供应商到餐厅的全链路可追溯;建立供应商数字化委员会,定期开展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推动全链路数字化水平提升。
"从1990年麦当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泰森便与其建立深度合作。"泰森食品大中华区总裁刘晓玲在透露,通过参与湖北智慧产业园建设,孝感工厂年产量已提升2.4万吨,充分体现数智化供应链的协同价值。她表示,泰森将继续携手麦当劳,共同推进"麦链"倡议落地,探索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从深圳的第一家门店到如今7100多家餐厅,麦当劳中国的成长史本身就是一部供应链的进化史。而“麦链”的诞生,则标志着这一进程进入新阶段。
通过可持续发展、协作共赢与数智化升级的三大承诺,麦当劳中国正在证明:供应链的竞争力,是全球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扎根中国,链接全球”的愿景下,麦当劳中国的“麦链”或许不仅是自己的护城河,更是中国供应链能力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