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容(原创)
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集团,其大中华区研发组织迎来变动。
今天,小食代获悉,雀巢研发中国总经理孙忠伟将调任新职,现任新加坡区域研发中心(服务东南亚市场)及冰淇淋研发团队负责人Guglielmo Bonora 将接棒这一岗位,该任命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
小食代了解到,在本次最新调整的背后,是雀巢正在优化其大中华区研发模式,以支持大中华区的转型和加速发展。此前,马凯思(Kais Marzouki)已在7月1日正式出任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曾对在华员工表示:“让我们齐心协力,以消费者和客户为核心,不断提升我们的品类与品牌。”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具体情况。
优化
今天,小食代了解到,雀巢正在优化其大中华区研发模式,以支持大中华区的转型和加速发展。具体而言,雀巢方面希望通过简化流程来加快步伐,研发资源聚焦于更少但更大更优的战略支柱——这些支柱能够以更快速度、更大规模和更大影响力落地。
雀巢方面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与各业务/品类团队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运营等核心职能(特别是产品创新中心PICs以及大区/全球专家网络)协同推进。
在推动研发模式优化的同时,与之对应的高层变动也浮出水面。
小食代了解到,目前担任雀巢研发中国总经理的孙忠伟,将领导一项专注于大中华区(及邻近亚太市场)食品业务发展的特别项目,担任食品研发负责人,她将直接向雀巢NPTC(注:即Nestlé Product Technology Centre)食品负责人Swen Rabe汇报。
孙忠伟的继任者为Guglielmo Bonora。Bonora目前为雀巢新加坡区域研发中心(服务东南亚市场)及冰淇淋研发团队负责人。他将于2025年10月1日接棒孙忠伟,直接汇报给雀巢全球研发创新负责人James Knott 。
根据最新安排,接下来Bonora将常驻北京,直接领导跨品类的区域研发中心。他还将负责协调、整合并推动整个大中华区的研发生态系统——涵盖品类研发单元、研究团队分支及新的深科技创新中心。由此,所有研发单元都将正式虚线汇报给他。
经历
Bonora是谁?公开资料显示,他于2004年加入雀巢,在意大利和瑞士总部的内部审计团队开启职业生涯。2010年,他调任雀巢中东,历任市场营销及销售多个岗位,后成为成长期奶粉集团产品经理。2015年,他回到瑞士,担任全球儿童奶品品类负责人,主要负责NIDO和BEAR BRAND品牌。
自2020年起,他带领新加坡区域研发中心(服务东南亚市场)及冰淇淋研发团队。一方面,他推动新加坡研发团队以业务为核心,建立了强大的对外创新生态系统,带来了独创性冷冻技术(现用于减糖与混合产品),并推动了各大品类的创新;另一方面,他带领冰淇淋团队实现了KITKAT(奇巧)、MILO(美禄)、NESCAFÉ等重要品牌在各大区的成功上市。不过,Bonora此前没有在中国市场的任职经历。
小食代留意到,Bonora曾对外形容自己“积极进取、注重实际成效”。在雀巢的职业生涯中,他既积累了成熟市场的运营经验,也具备新兴市场的业务开拓能力。同时,他强调自己有着一线销售与营销的实战经验,并始终对创新保持高度热情,曾牵头推进全球大型创新项目。
而这种对创新的重视,也进一步体现在他对区域研发业务的实践中。小食代翻查到的公开资料显示,Bonora曾公开强调区域研发中心的价值,“40 多年来,雀巢新加坡研发中心为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在开发产品和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认为,“只有拥有蓬勃发展的本地商业生态系统和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研发团队才能持续推动基于科学的创新,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和营养需求”。这一理念,或将为他未来深耕中国研发业务提供思路。
至于孙忠伟,其每一步都与中国市场的研发创新紧密相连。
小食代了解到,孙忠伟在2008年加入雀巢中国研发中心,致力于奶品和饮品的开发。2013至2020年间,她在厦门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产品开发组长及即饮产品创新中心负责人,推动了多款即饮咖啡与奶品新品上市。随后,她调任青岛,组建了青岛产品创新中心,以支持奶品和饮品业务发展。
2023年1月,孙忠伟开始担任雀巢研发中国总经理。任职期间,她带领团队推动雀巢N³亲体奶等多个创新产品上市,并推动与本地业务合作伙伴的创新。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1月雀巢举行N³亲体奶全球发布会时,她曾结合产品技术亮点进行了细致解读。
雀巢认为,她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以及中国区研发加速器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同时高度关注团队发展,善于营造合作氛围。
战略
多年来,雀巢在研发业务上的重视程度不低。从投入规模上看,雀巢每年在全球研发上的投入高达约17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约146亿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华润饮料和霸王茶姬等的全年营收。
根据雀巢官网,雀巢的食品和营养研究网络庞大,号称有超过数千名科学家及技术人员在研发领域工作,并与风险投资、研究合作伙伴和大学保持着紧密的合作。目前,雀巢在全球约23家产品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其中,雀巢在中国拥有三家研发中心,同时还有五家创新中心作为补充。
雀巢集团此前已经决定要变革其研发组织。
小食代曾介绍,今年5月,雀巢宣布将通过更精简的研发组织、更敏捷的工作方式、更专注的项目组合以及现有研发资源进行重新部署。雀巢还指出,其研发部门与业务团队密切合作,专注于“数量更少但更具影响力”的项目,致力于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从而驱动雀巢的增长。
研发组织将变得“更精简、更敏捷”的同时,雀巢将加强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专长,并开设一个全新的“深度科技(deep tech)中心”,以增强其创新渠道,提高研发、创新和运营效率。
这一策略,源于雀巢集团高层提出的全新战略——雀巢正朝着更简单、更统一的组织方向进行转型,以提高效率和促进增长,同时公司正在推动“数量更少、规模更大、效果更好(fewer, bigger, better)”的创新。
资料显示,雀巢在华新帅马凯思(Kais Marzouki)曾在负责其他市场时也说过,创新(innovation)通常是快消品企业的第一要务,但更新(renovate)也同样重要。另外,精简产品组合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利用雀巢的资源。
“我们将更加聚焦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数字化转型、大胆创新、卓越执行,以及最重要的,团队合作和能力发展,这些都是奠定我们成功的基础。”马凯思在执掌中国帅印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