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箱最高涨20元:朝日啤酒在华部分产品发调价通知,称是“艰难决定”,有啤酒经销商预计同行不会贸然跟涨

作者:吴容(原创)

连在“西餐界蜜雪冰城”萨莉亚都能买到的朝日啤酒,日前传来了新动向。

小食代从业内获悉,近日,朝日啤酒向国内渠道商发布通知称,由于各类成本上升对运营造成压力,自昨日(9月25日)起对面向经销商供应的两款进口啤酒(朝日超爽啤酒135ml*24罐、朝日超爽啤酒2L*6罐)进行提价,每箱分别上调5元和20元。

资料显示,朝日啤酒此前已在日本本土市场进行过多轮提价。下面,我们一起关注。

“较大压力”

小食代看到,这份9月10日发出、落款为朝日啤酒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下称“朝日啤酒广州”)的价格调整通知显示,朝日啤酒广州向合作伙伴及客户(即经销商)表示,决定自2025年9月25日起,对两款进口产品的供应价格进行调整。

根据该通知,涉及调价的产品包括:朝日超爽啤酒135ml*24罐(输入),每箱单价上调5元;朝日超爽啤酒2L*6罐(输入),每箱单价上调20元。通知称,为了尽量降低此次价格调整给经销商带来的影响,9月24日前下单并付款的订单仍将按照原价格执行。

对于提价原因,上述通知解释称,“当前全球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各类成本持续上升,给我们的运营带来了较大压力。”为此,通知表示,为确保能够持续提供高品质的朝日啤酒进口产品,并维持稳定的服务水平,经公司慎重研究,不得不做出对进口品项价格调整的艰难决定

上述通知还强调,深知价格调整可能会给经销商带来一定的不便,但这是希望能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为了“帮助消化价格调整带来的影响,共同维护市场份额”,该通知还表示,公司将加大市场推广支持力度,如提供更多的促销物料、举办联合促销活动等。

不过,这波调价似乎尚未传导到终端。今天小食代向朝日啤酒网上旗舰店客服查询时,对方表示,“这边价格显示没有变化。”该客服还表示,网上旗舰店仅有两款日本进口的朝日啤酒在售,正是上述通知中所提及的135ml及2L的规格。店内其它产品为朝日啤酒位于深圳的工厂生产。

各类成本持续上扬,是朝日啤酒指出的本次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小食代留意到,此前朝日啤酒已在日本市场对旗下多款产品实施过多次涨价,且均提及与成本压力相关。

2023年12月,朝日啤酒曾宣布,自2024年4月1日起提高旗下17个品牌的68种商品的价格,提价幅度为参考零售价的6%至62%,原因是麦芽、玉米等原材料、包装材料纸板、能源和运输成本等的上涨。去年10月22日,朝日啤酒再次宣布涨价计划,同样是因为成本压力,称从2025年4月1日起提高包括朝日超爽啤酒等226种产品的价格,涉及发泡酒、第三类啤酒、罐装烧酒等。

事实上,由于成本压力而涨价的并非只有朝日啤酒,而是日本食品行业近年来的普遍操作。

根据Teikoku Databank针对日本国内以食品公司为主的195间公司为对象实施的调查,今年4月涨价的食品达4225种,是2023年10月之后,睽违1年半左右涨价的食品超过4000种。从具体品类来看,排名第二的是罐装啤酒、咖啡等“酒类与饮料”品类,共1222种。

业内评论

那么,朝日啤酒本次价格调整,会对国内啤酒市场有何影响呢?

小食代了解到,对于日系同行来说,进口产品的成本压力并非朝日独有,麒麟、三得利等同行也在承受。

今天,一位来自山东的酒水经销商对小食代表示,参考几年前的案例,某日系啤酒品牌在中国涨价之后,其它日系品牌并未立刻跟进,而是隔了几个月才逐步调整价格,就是为了减少核心客群的流失。

考虑到眼下啤酒市场消费复苏态势尚不稳固,日系竞品品牌应该不敢贸然行动涨价,而是会采取观望态度。”该经销商认为。不过,上述经销商预计,对于非日系进口品牌来说,不排除会获得一定分流机会,比如进口的百威啤酒、嘉士伯啤酒、教士啤酒及柏龙啤酒等。小食代留意到,在电商平台上,这些进口啤酒有的设有自营门店,有的则为经销商、代购在销售,330ml/罐的价格区间从6-10元不等。

“它们价格比朝日啤酒要低,如果跟进涨价,很难保持性价比,还不如维持当前价格,容易进一步获得份额。”上述经销商说。同时,他认为,“中小进口品牌也不太可能涨价,它们大多依赖餐饮渠道走量,涨价之后终端铺货率会往下掉。”

至于本地生产的啤酒,一位在广州的饮料酒水经销商表示,进口朝日超爽啤酒(135ml/罐)价格为8.12元,而国产啤酒(330ml/罐)核心价格带为4元-8元,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品牌的主力单品在这一范围,两者在价格和目标客群上差异明显。

上述经销商还表示,国产啤酒一般有固定的调价周期,比如1-3月是消费淡季,提价对销量冲击小;9月底即夏季旺季收尾后,衔接冬季火锅季等消费场景,也可能是补充调价的窗口。“但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面对消费者谨慎的消费情绪,此时涨价容易让终端产生抵触,导致丢单。”他说。

谁在追捧?

回溯朝日啤酒的发展历程,其成立于1889年。1987年,朝日啤酒推出标志性产品 “Super Dry”,凭借清爽的口感很快获得市场认可。千禧年间朝日啤酒跻身 “日本国民啤酒” 行列,成为日本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

日前,小食代在日本大阪市面留意到,无论是街头巷尾的餐饮店还是便利店,都能看到朝日啤酒的身影。在大阪核心商圈道顿崛显眼位置,也能看到朝日啤酒的广告在循环播放。不止日本市场,目前朝日啤酒的版图已延伸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啤酒市场中的日系代表品牌。

朝日啤酒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合资模式布局,在北京、烟台等地设立合资公司。1999年,其又与青岛啤酒建立深圳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朝日旗下的代表产品SuperDry等,并利用青岛啤酒的本土销售渠道,带动朝日啤酒的销售。

2017年,朝日啤酒出清了手上的青岛啤酒股份,将所持19.99%的青岛啤酒股份中的约17.99%卖给了复星股份,剩余约1.99%股份转让给了青岛啤酒大股东青啤集团及其子公司。

时任朝日集团CEO泉谷直木当时表示,超过七成的中国啤酒市场被3至4家公司占据,且市场增长开始放缓,朝日啤酒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十分困难,因此做出撤股决定。收缩中国市场的同时,朝日啤酒选择在欧洲市场发力,并解决内部债务问题。

不过来到2023年,朝日啤酒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朝日集团首席执行官胜木敦志表示,随着国际品牌和精酿啤酒的进入,中国的高端市场正大幅增长,Super Dry最大的销售额来自中国,且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因此公司希望继续投资该市场。他还表示,他们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因为当时缺乏高端产品,且朝日啤酒价格的竞争力不足,最终选择撤出。“但现在,我们能够为中国市场制定正确的战略。”他说。

事实上,朝日啤酒在中国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凭借酷炫的瓶身设计与清爽的口感,它收获了一批忠实消费者。

“比如,对它所代表的文化感兴趣的消费群体,追赶潮流与个性化的年轻人,有追求口感品质并热衷于下班喝一杯的白领。在社交媒体上,也能不时看到中国消费者从日本托运整箱朝日啤酒回国。”上述广州的经销商表示,拥有粉丝基础也是朝日啤酒选择重回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啤酒市场的行业集中度较为集中。

根据某第三方数据机构提供给小食代的数据,目前在中国啤酒市场上,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燕京啤酒以及嘉士伯啤酒合计市场份额达到75%,而朝日啤酒的市场份额尚未进入前十

若想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实现突破,朝日啤酒还需在产品本土化、渠道和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