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9月22日,由中国营养学会减盐行动工作组发起、家乐品牌支持的“健康中国减盐烹饪行动”启动会在北京圆满落幕。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行业聚会,更像是调味品巨头家乐的一次战略宣誓:从单纯的“口味之争”转向“健康之争”,以“减盐烹饪方案”作为利器,重塑鸡精赛道的竞争格局。
回溯调味品市场的演变史,过去数十年,品牌们大多围绕“鲜美”“香浓”等感官诉求展开厮杀。
然而,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消费者的需求正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健康”倾斜。
减盐,成为这一转变的核心关键词。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中国居民每日盐摄入量平均高达10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上限。这不仅引发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隐患,也让调味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机遇。
“减盐”口号喊得响亮,但落地却艰难。消费者常常陷入“减盐不减味”的两难:少放盐,菜肴寡淡无味;多放盐,又担心健康隐患。
家乐此次行动,正是直击这个痛点:以明星产品薄盐鸡精为核心,辅以科学减盐菜谱和中国营养学会减盐行动工作组的权威指导,形成一套完整的“减盐解决方案”。
这家拥有180年历史的调味品巨头,正试图从根本上颠覆赛道逻辑,将鸡精从“调味工具”升级为“健康生活方式”的载体。
科学指导
减盐行动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化解消费者的核心疑虑:“减盐会不会让菜变难吃?”而家乐支持中国营养学会减盐行动工作组的减盐烹饪行动,为此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科学背书。
在本次启动会上,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教授指出:“减少食盐摄入可以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对降低未来社会的整体疾病发病率、提高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具有深远影响。”这一发言,不仅肯定了减盐的必要性,也为家乐的方案赋予了权威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高超在活动中强调:“减盐不是单纯‘少放盐’,而是要在科学控钠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搭配与烹饪技巧保障口感。应从全天、全周的膳食结构来统筹规划钠摄入。”这与家乐的“减盐不减鲜”理念高度契合。高超研究员进一步解读科学减盐标准时指出:“成功的减盐方案必须兼顾营养均衡与风味满足,缺一不可。”
那么,家乐如何将这些科学指导落地?答案在于薄盐鸡精与减盐菜谱的有机结合。
首先,家乐薄盐鸡精作为其拳头产品,于2025年8月就进行了配方升级,实现减盐27%[1],成为市面上常见鸡精产品中钠含量较低之一。该产品利用家乐在增味提鲜领域的技术积累,针对不同味型需求优化配方,有效弥补减盐带来的风味损失。
此外,在中国营养学会减盐行动工作组的指导下,家乐推出的《家庭减盐烹饪菜谱》则是这一合作的结晶。这份菜谱以家庭饮食场景为切入点,每道菜品均经过严谨测算。
例如,联合利华饮食策划首席行政总厨李彤介绍:“在烹饪菠菜猪肝丸子汤时,仅用2克家乐薄盐鸡精,就能高效提出食材本身的鲜味,大幅减少盐的用量,实现了精准、可控的标准化减盐,解决了‘减盐’和‘美味’的矛盾。”
这份菜谱不是简单的食谱集锦,而是基于科学标准的减盐指南。每道菜品均经过钠含量精准测算,严格控制在每日推荐摄入量的合理占比内。同时,针对“减盐后如何提鲜”等实操痛点,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在本次活动的圆桌环节,嘉宾们共话减盐行动的落地路径。据悉,“健康中国减盐烹饪行动”将通过减盐产品研发、专业知识普及、场景化活动联动等多维合作,推动减盐理念融入家庭烹饪。
从“产品”到“标准”
当前,薄盐/减盐调味品市场火热,但多数品牌仍局限于产品层面的“钠含量”比拼。这种“参数比拼”看似激烈,却极易被模仿和超越。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消费者难以辨识真正价值,品牌忠诚度难以为继。
家乐的破局之道在于:先以产品卡位,再将竞争维度从“卖产品”提升到“卖标准”。
在中国营养学会减盐行动工作组指导下,家乐推出的《家庭减盐烹饪菜谱》不仅是工具,更是教育载体。它直观地告诉消费者和行业:减盐可以很简单,用家乐的产品,就能实现“健康不减味”。
这种“产品+标准”的模式,为家乐构建了更坚固的竞争壁垒。中国营养学会作为营养学界的权威机构,其减盐行动工作组的指导,为家乐的方案注入了科学性和专业性。这意味着,家乐不再是单纯的“游戏参与者”,而是向“规则制定者”转变。它正在参与定义“什么是科学的家庭减盐烹饪”,推广一整套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健康饮食生活方式。
这一跃迁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它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落地难”问题。
过去,减盐产品往往面临“消费者买了不会用”的尴尬。家乐通过菜谱,将抽象的减盐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场景化工具,直观告诉消费者:“看,用我的产品,不仅能减盐,还能做出这些美味菜肴。”这极大地降低了使用门槛和教育成本,为渠道销售提供了强大推力。
抢占“薄盐”心智制高点
通过上述的合作模式,家乐成功化解了消费者的疑虑。中国饮食文化“咸中得味”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人担心减盐会牺牲口味。家乐通过科学注脚,证明“减盐不减鲜”是可行的。这不仅提升了品牌公信力,还为消费者心智植入“薄盐鸡精=家乐”的等式。
从长远看,这将帮助家乐在减盐细分赛道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华南地区,家乐在薄盐鸡精品类中已位居前列,依托母品牌的渠道力和“全球第一的调味品品牌”“鸡鲜品类缔造者”等背景,快速切入市场。
家乐的减盐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系列动作的连贯体现,展现出深耕领域的战略决心。
回顾家乐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减盐之路的脉络。自2018年起,家乐便注重减盐产品矩阵的开发,率先上市家乐薄盐鲜鸡精,提出“要鲜不要咸”的主张,成为市面上最早推出薄盐鸡精的品牌之一;2025 年 8 月焕新升级的家乐薄盐鸡精,更是实现 27% 减盐的同时提升食材本味,成为市面上常见鸡精品类中盐份含量更低的鸡精产品。这些数据,不仅是底气,更是竞争力。
家乐作为联合利华旗下品牌,继承了母公司的全球视野。2010-2020年联合利华全球总共减盐3700万吨,相当于15000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来自联合利华集团内部数据)[2]。这为家乐提供了坚实后盾,也让其在国内减盐赛道中脱颖而出。
联合利华北亚区食品零售副总裁吕盈良在会上表示:“联合利华曾发布到2028年实现全球85%产品符合联合利华全球营养标准的目标愿景。在中国,我们2024年已经实现94%的产品符合联合利华全球营养标准,早已超越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家乐将持续拓展减盐产品矩阵,开发更多基础调味品,真正从供应链和研发端为健康饮食保驾护航。”
家乐发布减盐菜谱的深远意义,在于它超越了传统产品营销,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战略卡位。通过绑定权威、定义标准、教育市场,家乐将自身与“薄盐”深度融合,为鸡精赛道注入新活力。
在国家健康战略下,如何响应、突破增长瓶颈?家乐的尝试给出了答案:从产品创新到生态构建,多方合力,方能长远。
[1]指与家乐醇鲜鸡精调味料产品相比
[2]https://www.unilever.com/files/uslp-10-years-our-nutrition-journe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