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麦当劳中国CEO:8年三倍增长背后,核心团队“深度本土化”是关键,多样美好实践为未来蓄力

作者:吴容(原创)

2017年,麦当劳中国正式迈入金拱门时代。

“发展至今,麦当劳中国已成为麦当劳全球拥有第二多餐厅的市场,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随着金拱门八周年生日的临近,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麦当劳中国首席影响官顾磊今天和小食代等交流时,深入分享了金拱门过去8年来获得的成就,本土化团队及供应链的打造,以及在应对中国餐饮市场多重挑战中积累的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今天麦当劳中国还首次发布《金拱门八周年美好实践报告》,呈现2017年以来麦当劳中国在食物、地球、社区与人才四大领域的实践成果。

我们一起关注。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

中国速度

对于过去8年来麦当劳中国获得的成果,张家茵将之形容为“中国团队、中国速度、中国温度”。

先聚焦“中国团队”。过去 8 年间,麦当劳在中国打造了一支对熟悉本土市场且具有创造力的中国团队。

“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再到每一位前线员工,我们的团队既具备国际视野,又能充分洞悉中国市场——无论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还是对中国消费行业数字化生态的理解,都让我们在决策与执行层面能够更快、更精准地抓住核心要点。” 张家茵表示。截至目前,麦当劳中国已组建起一支超过450人的IT团队与数据团队,为自研创新提供支撑。

其次,在“中国速度”方面,截至目前为止,麦当劳中国餐厅数量已经突破了7100家,是8年前的3倍,遍布了全国超过280余个地级市。今年其还将进入青海和宁夏,这将完成在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的覆盖

“我非常自豪地说,麦当劳中国已成为麦当劳全球拥有第二多餐厅的市场,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全球新开门店里约有一半是在中国。”张家茵说,麦当劳中国也将朝着202810000家门店的目标出发。

中国速度的体现不仅限于门店扩张,还体现在数字化的进程中。如今,麦当劳APP累计下载已经超过1.3亿次。“它不仅为顾客提供便捷服务,也前线员工高效工作提供助力。”张家茵说。

最后,“中国温度”承载着麦当劳对中国社会长期投入的承诺。张家茵表示,除了深耕业务,麦当劳中国也希望充分发挥企业的社会价值,从顾客端、员工端到社会层面带来美好体验。品牌始终围绕食物、地球、社区、人才四大影响力单元持续地投入,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本土赋能

这些成果的获得,离不开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中信资本联合体的支持与赋能。

小食代曾介绍,2017年麦当劳进入“金拱门”时代。2023年底,麦当劳全球宣布大幅增持麦当劳中国,通过收购凯雷持有的28%股份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8%,以中信资本为主的中信联合体将继续持有52%股份。2024年10月,大股东中信将股权划转至旗下信宸资本后,中信资本联合体(包括中信资本及其旗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信宸资本)继续保持控股地位

张家茵表示,2017年以来,控股方始终未变,麦当劳中国董事会主席一直都是张懿宸先生(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他的带领下,董事会成员保持稳定,所以基本上对日常运营没有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构建了紧密的交流,大家始终基于互相信任的状态开展合作。”她说。

除此之外,麦当劳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本土化的组织架构、供应链及数字化等布局。

张家茵指出,进入金拱门时代后,组织架构上最大的推动是本地董事会的建立。以往,麦当劳中国的管理团队需要向远在芝加哥的麦当劳总部汇报,而2017年后,管理团队实现了“相当程度的本土化”。

董事会中约有一半有中国背景而且居住在国内,这使得大家对市场的洞察以及局势的判断更迅速,能够进行高效沟通,同时也能更充分地交流不同观点,从而达成最最佳决策。” 张家茵解释道。

在供应链采购的本土化方面,张家茵表示,“进入金拱门时代之后,我们致力于盘活整个中国供应链生态的独立性,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不仅与全球供应商保持合作,还与不少本土的出色的供应商建立了长远的合作。”

另外一个本土化体现是自主研发IT与数据资源。“凭借自身规模,我们可以独立实施数字化的相关资源建设,不需要依赖外包,来更快的响应和贴合本地需求的服务。无论是APP运营、订单处理,还是取餐柜应用等等都能依托这一优势,以精准迎合市场需求。”她说。

长期短期平衡

本土化团队的细致洞察与供应链的高效支撑,为麦当劳中国筑起抵御市场风浪的底气,以应对消费支出情绪谨慎、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在张家茵看来,应对市场变化需要兼顾短期与长期的融合。

首先,一家公司的“北斗星”也就是清晰的愿景与方向至关重要。张家茵表示,“我们始终坚持5年计划,沿着既定道路前行。当愿景足够明确时,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挑战,都能以长期视角理性看待和解决。”

短期促销在她看来是应对市场的必要举措之一,而借助规模优势,麦当劳中国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超值的美味产品。但我们也深知,有些价格定位可能对长期发展不利且不可持续,对此我们会极力避免。她说。

应对市场变化的过程中,张家茵认为,需要明确的是:你是谁?你代表什么?为什么顾客会为你买单,简单来说就是,是否始终聚焦于顾客的需求。如果偏离了顾客所需,心里其实是不安的。”她说,这也是麦当劳中国多年来累积下来的经验。

美好实践

最后,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份首次发布的《金拱门八周年美好实践报告》,它从食物、地球、社区与人才四大方面展示了麦当劳中国的实践成果。

先看报告中食品的部分。八年来,麦当劳中国平均每年推出超100个新品,并打造“随心配”、“大堡口福”等一系列超值项目;发展至今,麦当劳中国90%以上食材实现本地采购,本土供应商比重提升至近六成。

麦当劳中国首席影响官顾磊表示,“这得益于8年来一直努力打造的‘麦链’———在中国投资设厂的麦当劳全球供应链与本地领军企业共同构成了麦当劳中国的供应链网络。”

她指出,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条,麦当劳中国也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更好守护食品安全,包括在餐厅100%配备“数字食安”管理工具,落地“一箱一码”解决方案,逐步实现餐厅操作可监测、食材全链路可追溯。

其次,麦当劳中国也致力于守护地球,推动绿色发展。

顾磊介绍称,麦当劳中国目前已拥有超过3800LEED认证绿色餐厅;同时也在带动上下游供应链节能减排,携手供应商打造湖北智慧产业园、浙江智慧产业园;此外,也致力于推动绿色包装和回收体系的建立,包括纸制食品包装100%使用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原纸、推广使用“无吸管杯盖”等等。

在社区方面,“依托我们庞大的餐厅网络,我们也在积极参与组织各种丰富的社区和亲子活动,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顾磊介绍称,比如,持续关注儿童健康的“麦当劳叔叔之家”实体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已相继启用的三座“麦当劳叔叔之家”,为超过1700户异地就医家庭,免费提供超过7.7万个安睡夜晚。面对突发灾害时,麦当劳中国也在为华北洪灾、西藏地震、甘肃地震等救助重建贡献力量。

此外,麦当劳中国也持续为员工提供多元发展机会。顾磊表示,目前,在全国20余万员工中,有一半为00后,年轻力量成为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成长与激励上,八年来,超过420位员工获得麦当劳全球荣誉;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平台,“汉堡大学”拥有约100位专家,八年累计培训学员超7万;线上“麦麦e学”平台及线下汉堡大学八年共开设课程超2700门,为员工的职业成长持续赋能。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