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发 | 定了!汉堡王中国业务83%股权花落CPE源峰,敲定20年主开发协议,拟注入25亿初始资金

作者:吴容(原创)

星巴克宣布将中国业务60%股权出售给博裕投资后不久,汉堡王中国的新东家也“找着了”。

今天,拥有汉堡王、Tim Hortons和Popeyes等诸多餐饮品牌的RBI集团(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CPE源峰共同宣布,CPE源峰与RBI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RBI将保留约17%的股权。

该笔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时间依监管审批程序进展而定。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多年土耳其巨头TFI的特许经营,以及最近约8个月的RBI直接“代管”后,进入中国20个年头的汉堡王在华再次有了“操盘手”,RBI也兑现了此前说的“寻找过程将在一年内完成”的承诺。汉堡王中国目前约1300家店、年收入约50亿规模。

下面,我们看看协议详情。

新东家

根据双方今天发布的通报,CPE源峰将向汉堡王中国注入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的初始资金,用于支持其餐厅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以及运营能力提升,把握中国这一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机遇。

在本次交易中,汉堡王中国旗下全资关联企业将签署一份为期20年的主开发协议,该协议将授予其在中国独家开发汉堡王品牌的权利。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RBI将保留约17%的股权,并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交易完成后,RBI将在其国际业务板块中开始确认来自汉堡王中国业务的特许权使用费,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至该业务的历史全额费率。

根据整体规划,双方计划将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门店规模从目前的约1250家,拓展至2035年的4000家以上,并实现可持续的同店增长。

CPE源峰董事总经理毛卫今天在一份通报中表示,汉堡王是全球知名品牌,长期以来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此次投资彰显了我们对汉堡王在中国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依托我们在中国的深耕和对本土消费者的深刻洞察,我们致力于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品尝到汉堡王独具特色的火烤汉堡。”他说。

RBI首席执行官Joshua Kobza今天表示,中国仍是汉堡王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吸引力的长期增长市场之一。近期投资及此次成立的合资企业彰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他赞扬CPE源峰资本雄厚且经验丰富,不仅具备卓越的领导力,更在消费及餐饮领域积淀深厚,是助推汉堡王中国开启新篇章的理想合作伙伴。

事实上,在今天宣布之前,市场上早就有相关消息流传。10月27日,彭博就已经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红杉资本(HSG)、源峰基金(CPE)正在争夺汉堡王中国业务的控股权,谈判当时仍在进行中。

源峰基金(CPE)在消费领域具备不俗竞争力。公开资料显示,CPE的前身为中信产业基金,全称为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今年9月名称更改为四川星钧产业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其最大股东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35%。

从投资布局来看,CPE专注科技与工业、消费与健康、基础设施等三大重点领域的投资。公司在过去十余年投资超过300家企业,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500亿元。

其中,在消费服务领域,其投资金额累计约100亿人民币,先后投资了包括蜜雪冰城、爱尔眼科、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美丽田园、雍禾植发、丝域养发在内的多家行业标杆企业。

在投资理念与策略上,CPE也看好中国消费赛道。CPE源峰董事总经理胡腾鹤2023年与“IPO早知道”对话时表示,CPE持续看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具体打法上,“我们过去以参股型投资居多,未来我们会做一些控股型投资及类控股型投资,类控股型投资是指我们虽然是少数股权投资,但会像做控股型项目一样,帮企业做战略的梳理、并购整合、管理提升等,把它变成一个并购整合的平台。”胡腾鹤说。

在投后管理方面,上述通报指出,作为中国少数兼具成长型投资与控股投资经验的机构,CPE源峰躬身入局、务实深耕,长期致力于推动被投企业实现战略升级与运营提升。

业内人士曾对小食代分析过,资金实力是支撑汉堡王中国规模化扩张的关键要素,本地资源同样至关重要。无论是百胜中国,还是麦当劳中国,它们的大部分股权出售给本土的投资者,均被视作是成功的案例。凭借资金、地产、人才、数字化等多方面本土资源上的优势,这两大餐饮公司均加速了在华扩张进程。

同时,如果资本同时具备丰富的餐饮行业经验(尤其在快餐连锁品牌)则更为理想,这包括熟悉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标准和服务流程,能够快速复制品牌方的标准化运营模式。

“一个好的合作伙伴除了资金、经验等硬条件,更重要的是在品牌方限制之外的创新,从操盘的角度去理解本地市场,懂得本土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知道怎么和目标群体进行互动,才有机会闯出一条路来。”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曾经对小食代说。

来龙去脉

那么,汉堡王中国是如何走上找“新东家”之路呢?不妨来回顾历程。

面对餐饮行业激烈的竞争,相对于百胜中国、麦当劳等更大型的同行,汉堡王中国近年来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同店销售额不断下滑,新门店增长缓慢,RBI对于原“操盘手”发失去了耐性。

小食代曾介绍,2024年11月,汉堡王品牌方RBI全球高层就曾主动对外透露,已向汉堡王当时在华主特许经营商土耳其巨头TFI TAB Food Investments(下称:TFI)发出“终止通知(termination notices)”,但后者提出异议,双方目前已进入争议解决程序,同时在讨论“友好的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TFI在2012年6月拿下了汉堡王中国主特许经营和开发权,“操盘”超过12年,距离有关协议到期尚有7年多的时间。

当时,RBI集团首席执行官Josh Kobza表示,“我们在积极努力为汉堡王寻找正确的长期发展道路,也知道消费者目前面临压力,但我们对旗下每个品牌在市场上的中长期机会持乐观态度。”

今年2月下旬,谈判迎来实质性进展。RBI集团宣布,从TFI 、笛卡尔资本手中收购全部汉堡王中国股权,交易金额约为1.58亿美元。RBI通过子公司现已持有汉堡王中国近100%的股权。RBI当时明确表示,正在物色新的本地合作伙伴来投资和运营该业务,以期加速汉堡王在华增长。

进入6月,RBI集团表示,遵循全球特许经营模式,其正与摩根士丹利合作,以期为汉堡王中国物色“具备本土洞察、雄厚资本实力与卓越运营能力的”长期合作伙伴,以驱动下一阶段的增长。

在此后时间里,汉堡王中国甄选“操盘手”进程提速。8月,Kobza在今年第二季度业绩会上强调,公司正在“以紧迫感推动汉堡王中国在新合作伙伴(运营)下取得成功”。来到9月,RBI集团亚太区总裁、汉堡王中国首席执行官Rafael Odorizzi和小食代交流时透露,“摩根士丹利正在协助我们积极寻找,令人振奋的是,目前与潜在合作方的谈判进展顺利。” 

有意思的是,在RBI大刀阔斧的调改下,汉堡王中国在迎来新东家前已基本“打扫”好了。对于门店网络,汉堡王中国选择了主动进行调整。为抵消部分关店的影响,今年9月,汉堡王中国称计划同步新增40至60家新餐厅,强化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扩张。截至9月,汉堡王中国在门店总数约1300家。

此外,管理团队也迎来了本土化升级。6月,汉堡王中国宣布陈玟瑞(Danny Tan)出任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供应链官,薛冰(Charles Xue)担任出任首席变革官。前者曾在Yum!Brands体系内工作多年;薛冰曾任麦当劳中国新增长营销副总裁(VP of New Growth Marketing)。9月,汉堡王中国任命范军担任首席运营官,范军是“百胜中国系” 老将;任命李佳担任首席信息官,其履历覆盖丝芙兰、星巴克、百胜中国等。至此,汉堡王中国已组建起由至少四位本土高管构成的核心管理团队。

尽管长期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是从短期“成绩低”来看,似乎可以让新东家稍微“松一口气”: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汉堡王中国的系统销售额为1.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4亿元),同店销售额增长10.5%。今年前九个月,汉堡王中国的系统销售额约为4.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22亿元)。

截至第三季度末,汉堡王中国的门店数量为1271家————过去半年的时间里,汉堡王中国的餐厅减少了196家,但是系统销售额和同店销售额则一路攀升,它以更少的门店,赚到了更多的收入。

根据今天的通报,CPE源峰将在投资后为汉堡王中国全面赋能,重点覆盖产品升级迭代、品牌营销升级、线下门店拓展、线上渠道重构、数字化体系建设及财务优化等关键运营环节,助力其实现跨越式成长。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